第十二章:奇技淫巧 (第2/3页)
,连忙躬身施礼道:“臣若说兴之所至,龙颜所喜。然臣却依然要说是意有所指,请皇上以冒引奇技淫巧之罪,诛杀张彝宪。以违命不归之罪,斩杀那几个番夷。”
“哼!钱谦益,朕多年来尊敬你一声先生。亏你这些年辅佐朕,你应当知道,朕并非嗜血嗜杀之人,”老钱听到此,已经跪下了。“可你偏偏屡次让朕杀人,你居心何在?”
“皇上,臣既然添做首辅,便心中只有日月双轮,别无他念!”
“好,既然先生说心中只有日月双轮,那朕便问问你,金薯、陈薯的功效几何?张彝宪安容宫中裁撤人员的功劳怎样?这几年来赈济南北饥民的功效又如何?至于说到那几个番夷,你可知道,那些犹太人原本就跟费力、希亚娜等人的宗教信仰不合。
那些个番夷不若咱们大明,你愿意信什么都行,甚至奉释道兼修的居士为大家。
他们那些人,因为宗教而杀人甚至属于义行要予以褒扬。这五个人眼瞧着难以活命,才在大明境内流亡的;为了吃饭,才雕刻模型糊口。朕如何因为他们活命的手艺而杀人?”
“皇上,张公之功是为大功,但张公之罪亦可称大罪。至于那几个番夷,臣失察,请皇上降罪。”
“算啦,张彝宪无非就是贪财而已,他一个内臣,这些年天南地北的奔波,朕不念他的旧情也就罢了,怎还忍心杀了他?钱先生,你看这样如何,待天下大定之后,朕便许他致休返乡,让他做个富家翁吧。”
“这…”
钱谦益其实也是一时冲动,被心中那份对国家的负责之信念搞的有些崩溃,才冒失提出杀人的主意。见小朱这么放下身段和他商量,他也没话说了,毕竟内廷归皇家,外臣除非拿到真凭实据,才可以依法拿人。
而且,他反对张彝宪,其实也有试探小朱对臣工贪污的态度,毕竟事先有过声明‘三年的贪污保护期’嘛,现在已经过去了,他们这些人还是比较紧张的。眼见皇上默许臣工可以成为富家翁的态度,老钱心中也有了一份托底。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默许前提其实很简单,复兴大明。
这点上,在他们看来,属于‘不可能失败任务’,因此,他稍稍思忖之后,便“谨尊圣谕!”了。
既然说道了犹太人,小朱也就顺手和钱谦益商量起召见他们的事宜来。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毛文龙在辽南和朝鲜的军事行动,逼迫的皇太极不得不分兵应对。大凌河城的压力减轻了不少,祖大寿他们,甚至在上报兵部之后,开始在大凌河西岸进行城堡扩建工程了。
一旦大凌河东西两岸的城堡建成,并且以桥堡的形式连接在一起,那么,大凌河城就不仅仅是一处存储的堡垒了,可以正式成为要塞或者民城了。
正因为辽东战事已经进入缓和阶段,后金后退,于广宁屯重兵防守,无论如何,广宁对于后金来说不容有失。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朝廷上下分为两派,一派要尽快拿下广宁。一派要稳守大凌河城。但总体上,大多数的人都觉得一动不如一静,困兽挣扎,损伤未免太过巨大。所以,现在的朝廷,开始将目光从辽东转回,重新放在了国内建设上来。
※※※
小朱曾经很正式的问方正化,“朕步行去北京城南去祭天,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么,在起居注上应该怎么记载?”
回答是:“上,步祷于南郊。”
然后小朱再问,“如果朕步行去阜成门外费力的教堂,好探讨番夷的一些计较。实录上应该怎么记载?”
回答仍然是:“上,步祷于西郊。”
于是小朱绝倒!
显然在方正化这样正统的文臣眼中,不论费力还是犹太人,终究是番夷,他们对这些番夷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至于大明天子去教堂讨论国家大事,在实录上的记载,是不能明确体现滴。
由此小朱很怀疑,自己的形象会不会被历史所改的面目全非。虽说常常用‘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他依然很是在意自己的名声。例如这次会面:
肋尼,五名犹太人之首,在得到张彝宪:“大明皇帝日理万机,但择日会召见你们,你们要好好准备些才是。”这样的许诺之后,哥几个开始了琢磨。
由于已知的原因,犹太人对于国家和家园的渴望,超过了任何一个民族,在每个犹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理想花园的设计。虽说不可能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大明帝国,但通过这样的城市改造方案,得以在东方神话之国立足的觉悟,肋尼还是有的。
教堂西侧,有一排小房子,之前教堂只有巴掌大地界儿的时候,这些木屋是费力等人的宿舍。
后来教堂占地逐渐增大,费力等人恢复传统习俗,将这块地开辟成了墓地。那一排房子,他们没舍得拆,就留下来当成杂物房子,将来守陵人也会被安排到这里居住。
肋尼等人地位低下受歧视,就被费力给发到这里安歇了。本次的展示推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