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奇技淫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二章:奇技淫巧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犹太人天生便有一种灵巧,他们的首饰工艺天下无双。但在大明国土内,宝石之类的东西,这五人没有本钱购买,中华玉文化的深邃,又不是他们短期内就能掌握的。

    相反木材却是遍地都是,于是,这几个人便把欧洲大陆上的著名建筑物,按不同比例缩小后制作成模型销售。原本他们想做些小兵人儿、小娃娃之类的东西,但是由于理解上的差异,他们害怕大明国民也和伊斯兰人一样不喜欢偶像崇拜。因此,五人开始了建筑模型和小动物雕件的销售生涯。

    “大宪啊,你这事儿办的不错,等找天把他们都叫来,朕亲自问他们一些事情。”

    “哎!万岁爷您就放心吧。”张彝宪见小朱对他敬献的这些东西感兴趣,自然高兴。顺嘴说了一句话:“万岁爷,要不要小的给几位小爷那里送几个这样的物件过去?”

    “行啊,炤儿几个现在实在顽皮的很,送几个过去,兴许能让他们几个安份一点儿。”

    小朱现在一共三个女儿、四个儿子。

    太子慈烺,皇后苓芷在二年初生的,今年已经快三岁了,正是好奇杀死猫的年纪,又因为贵为太子,皇太嫂那里一直很是宠着。拨了一堆的太监宫女整天围着他转,小朱现在正琢磨找些什么东西好定定他的心思呢。

    很巧合的是,小朱其余三个儿子都是崇祯四年出生的。其中四子慈炤,皇后苓芷生;次子慈烜,袁贵妃清蔚生。因为袁妃与皇后、皇太嫂的关系非常好,两个小孩的年龄又只是相差月余,所以,慈炤、慈烜这两个孩子,现在便同归懿安皇后抚养,甚至连百天抓周都是一同在仁寿宫举办的。

    三子慈炯,礼贵妃田阿萝生。

    长女长平公主,周皇后三年生。二女昭仁公主,袁慧妃三年生。三女重华公主,田礼妃三年生。

    这些个小娃,叫整个皇宫都热闹非凡,整天价不是听宫女禀报,某某公主会爬、会坐了;就是听太监打小报告,说谁谁谁又把哥儿给惹哭了。家庭纷争也是幸福的一种不是?

    礼妃阿萝家里有钱,但跟那些贵妇们的关系一般,因此,她的一儿一女都交由淑娥带着,倒是她的这两个孩子事情最多,似乎田妃的身体底子最差,因此慈炤和重华也总是得病。

    袁妃的儿子慈烜因为当初有言在先,费力很是兴奋和荣耀的在前几日给慈烜做了施洗。大明天子的二王子,将来的益王,便在四个月大的时候,正式接受洗礼,成为了天主教徒。

    明代封王有例可偱,排到慈字辈,如若封王,将从慈字的偏旁“、”,来进行封王,‘宝字盖’、‘广字头’都可以,像什么定、永、益、良、庆、庄等等。小朱那天特意翻阅了一下《说文解字》,似乎足够他封个七、八十的。呵呵!

    ……

    “国之君,应谨正守礼。君之子,当恭孝偱制。现皇上九五之尊,居九重掌苍生。辽患未平,奉圣言以为法。进主上引奇技淫巧而致诸皇子玩物丧志,实国之殇也。”

    老钱,这个家伙,竟然知道了皇上命那五名犹太人,制造大量的建筑模型给小娃们玩,不知触动了什么神经,竟然联合一群言官来给皇上进谏。主要论点,就是叫小朱他不要让小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玩玩具。

    “不就是模型嘛!皇儿们还小,让他们玩玩有什么不好?再说了,不是说鲁班学艺的时候,就拆过神仙给的房屋模型吗?难道这也有错?”

    “皇上啊!太子贵为国之储君,诸皇子亦将为藩镇,学也要学经国治世之法,怎能学公输之技?为大明社稷顾,切不可叫他们这么小就玩物丧志啊!”

    “这,这,这从何说起?朕的想法,无非是逗弄皇儿们笑笑而以。”

    “臣等斗胆,请皇上勿忘天启旧事。”

    切,这也能牵扯出先皇的事儿?小朱听到这里,才有点恍然,原来他们怕自己再培养出一个木匠皇帝出来。

    “唉,生于皇家,亦有何欢乐?”小朱不由得有些索然。

    老钱对皇上是比较尊重和感激的,当初如果不是人家万岁爷一力坚持,他老钱现在还在南京赋闲呢。因此,对于皇上的很多决策,都能尽量从小朱的角度进行考虑。但这件事情,实在过于敏感,他不能不表态反对。见小朱忽然有些悲哀的神情,老钱连忙出言宽慰:

    “皇上,百姓家有百姓家的苦,皇家自有皇家的担当。诸皇子开萌,事关重大,不可不谨慎。太子今年已经四岁了,理当挑选方正的内臣在太子身边伺候,免得将来……。”

    老钱这话已经超越君臣,而更像个长着教训晚辈的语气了。

    “钱先生说的是,朕回头叫他们把那些模型给封存便是。”

    “臣多谢皇上,不过,陛下不应单只封存,更应斩杀引天子入歧途之人!”

    “钱卿家,你这么说,是意有所指?还是兴之所至?”

    老钱一见小朱的语气也重了,脸色也沉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