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进兵大凌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章:进兵大凌河 (第3/3页)

朱有一种尽全力一博的气势,孙承宗便设计出一条完整、全面的战略计划。

    整个作战方略如下:

    1.右屯易与不易防,所以命祖大寿可先放弃右屯,以一种很低调的方式尽快修筑大凌河城堡。大凌河旧城对于明金双方来说,都属于鸡肋之地。守,空费钱粮,敌人未必能来打。不守,又不能迁民屯田,还没等你的粮食播种呢,对方任何一支骑兵都能过来给你捣乱。

    距离自家的军事据点又太远,出了事儿,别说救援了,逃都不知道能否逃脱。所以,只要祖大寿示弱于后金,造成一种被朝廷逼迫,不能不去,又刻意拖沓的假象出来。后金想来不会在建筑初期有大的应对。因为大凌河等地,孙承宗、袁崇焕多次去巡视,有时便留些人整理修缮一下营盘,以备下次再来。后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2.毛文龙方面,老刘家那哥们几个,加快同后金的联络,争取尽快谈到诈降的安排上。这刘氏几兄弟(原七现六)的人品,朝廷上下很是鄙夷,噢,有钱了,又不用你当步兵去卖命了,你就不投降了?什么东西?但现在用人之际,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诈降这种事情,就不是好人能胜任的,还就需要这种无赖流氓才能办出彩来。

    3.镇海水师拨出两艘大船、五艘小船,一并划给袁崇焕指挥。

    这些战船,平时就驻扎在锦州。往返穿梭于锦州、大凌河之间,用来帮助构建大凌河城。现在大明水师的战舰分为三种,小船、大船、巨舰三种。有大船在大凌河水域,后金想越过大凌河,只能绕远渡河,而朵颜三十六家之中,首鼠两端的人大有人在,后金绕道攻击西岸的匠民营盘,很难有什么奇袭的效果。这就保证了,将来一旦开打,大凌河一带,大明始终有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

    4.大凌河的战略位置,后金早晚会洞察,一旦洞察,必然会前来攻打。所以,大凌河城在修建初期,便要大量存储粮食、箭羽、火药等物资,存储标准,火药为连续猛攻三个月,粮食凭借配额供给可以坚持一年。这样,西方城堡的建造特点就得以体现。并且,距大凌河老城东十五里,有一道山梁,名为长山。这个地方将来是山海关至锦州,再至大凌河城,援军的必经之处。因此,要选派一些精兵,围山立寨,用来做固定哨。

    5.如果后金兵围大凌河城,则镇海水师的毛可喜、毛有德和刘氏兄弟分兵登陆。刘氏兄弟由毛可喜率领诈降骗城,尽快拿下镇海关、归服堡和黄骨岛堡等处后金兵力较少的城池。以便为夺取并恢复大明对金州、复州两地的统治;防卫清泥洼(旅顺全岛)做好准备。

    毛仲明由四道沟登陆进金州工(今盖县),毛有德由盖县登陆入梁房口(营口),他们两个均是只攻不打。金州工、梁房口可以说是盛京西南的门户,有兵来犯,后金不可能不做出反映。以造成后金首尾不相顾的窘境,好配合毛可喜和刘氏兄弟顺利拿下上述的战略要地。

    清泥洼作为海贸的转运港口,可以说是异常重要,毛文龙早就想要这块地方了。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孙承宗如此安排也是为了得到毛文龙的全力支持。

    近两年,毛文龙做生意上瘾,很少主动去骚扰后金,后金已经对毛文龙产生麻痹心理了,但毛文龙的水步两军,却绝对不是吃素的。而且,毛文龙的镇海主力,沿鸭绿江东进,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铁山,配合朝鲜王室,全力清剿滞留在朝鲜境内的后金八旗,并最终夺取那座横亘在鸭绿江畔的铁山。

    这座铁山不仅是富铁矿,而且都是浅矿层,一旦铁山重新夺回,此消彼长,完全依靠冷兵器的后金政权,必然出现危机。

    6.大凌河城现在和今后,都单作为储藏和转运的目的,至于后金逃散过来的民户,城堡也只是暂时的周转之地,在三日之内,便经由福海的船队,运送回国,于山海关一带通过屯田,来予以安置与收容。

    7.整个大凌河水势汹涌,沿岸,尤其是下游出海一带,土地肥沃,因此,祖大寿的任务,还有一个巩固大凌河下游及锦州一带的军事防务。后金的水师不灵光,毛文龙的海船便可以顺利进行运输的职责。

    8.银钱粮饷计折银70万两,另加银40万两,用以应对将来可预见的后金反攻。

    “大凌河成城后,往数3、5年内,定为四战之地。是故,大凌河城驻军三万人,分步、骑、弓、车、铳、水六军,步军三营、骑军三营,其余各军凡一营,每营辖三千。每营设七品都司,领游击将军军衔。设总兵官一人,济雪伯祖大寿担任。设副总兵官一人,由锦州总兵副将何可纲担当。粮饷银钱由辽东镇分理。蓟辽年饷不变。此方略,臣恭请皇上圣裁!”

    现在的内阁制度已经逐渐变化开来,重大事件共同讨论协商成为了定制。虽说细小的事情,仍然由内阁来决策,但遇到重大的军国要务时,则要召开皇上和内阁、九卿共同参加的御前扩大会议。

    像今天的这次会议,不仅内阁九卿全在,连金声、刘士杰、杨嗣昌这样的少壮官吏也都列席旁听了。

    “列位臣工,你们看呢?”

    “臣等附议!”

    也是,这个方略就是这些人连夜搞出来的,问了也白问。想了想,小朱开口问到:

    “孙先生,假若你是后金之将,你该如何攻打大凌河城?”

    “这…!”老孙是个很谨慎的人,一时间他有些踌躇。

    “无妨,无妨,朕的意思就是想让先生帮忙琢磨一下后金的应对。”

    “回皇上,假使臣为后金,臣定围城打援之计。大凌河周边旷野群山,只要围城挖掘壕沟,不叫城中之人突围。然后于援师开赴的半途之中,进行伏击,只要援师折损,大凌河指日可待。”

    “那大凌河该如何应对?”

    “回皇上,臣想,应以正对正,大凌河建城时,环城30米处,加宽加深挖掘壕沟,再引大凌河河水入沟。这样,后金来攻时,可直接将车炮于壕沟内环处防守,若敌态汹涌,则进城防御。前后城中有水渠连通大凌河,引水入渠,援师走水上入城。”

    “可是,辽东酷寒,待到冬日,大河冰封,非但马匹可以纵横驰骋,便是车炮亦可以冰面列阵。”

    “回皇上,城中水渠的封冰好破。至于城外上下游的封冰,徐大人前日提出一个浮药筏子的方法来,每到冬季冰封之前,可于大凌河上下游安置大量的浮筏。待遇兵事,昼夜派人巡查,一旦有后金兵动,便点燃浮筏,筏中的火药爆裂,即便冰面不能全部炸开,想来那冰层也无法载人了。西岸营垒中人,一见火药炸冰,可入城,亦可退锦州。可保万全。”

    “嗯…!现在这个想法也算周全了,如果还不能奏效,就只能是天不与大明了。”

    “臣惶恐,愿大明国祚永昌。”

    “好吧,便着兵部行文下发吧。”

    “臣等遵旨。”【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