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贷款协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贷款协议 (第3/3页)

的规定。不过,银圆的银铜含量,也使得仿制不会有什么利润空间可言。

    随着银币政策的颁布,新铸铜钱的明刊也发了下去,让天下臣民百姓,以旧钱换新钱,三年内全部替换市面上的所有铜钱,包括开元通宝,呵呵。

    国内现在有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过红白薯的丰收已经平抑了一些,这次新旧铜钱兑换,也是如此,旧钱兑换时,质量好的是一比一,质量差的是2比1或者3比1,这点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虽说很多小民会受到损失,但政策上有一种保证。

    多对一兑换时,以粮食物品来弥补差价,等于老百姓低价购买了粮食等作物,市场物价便进一步得到了抑制。

    这就是农业经济国度初级市场经济时的手段之一,一切以农产品的最初购买价格来衡定整个市场的消费价格。

    崇祯四年春三月间,范西礼乘坐镇海水师的三支战船回国去了,他把2万多枚各式各样的银币和27万多枚定制的银币,都划拉走了。那艘圣安妮号,让小朱强行留下了,反正也是从范西礼手中买过来的,不论范西礼多么心痛自己船长的称号转瞬即逝,在现在的大明,小朱的话就是好使。

    希亚娜和吕赛等人,在他们自愿的情况下,有走有留,那些杂七杂八的人员当中,经过徐光启和金声的甄别,有用的全留下,没用的每人发50枚银圆,都给咱们滚回姥姥家去。

    希亚娜留在了费力的教堂内,为了表彰她,或者说是为了取悦她,钱谦益请得小朱的同意,把费力教堂的面积扩大到了50亩。

    其中有三亩地的范围是希亚娜个人的居所,30亩左右是教堂用地,十几亩地,是剩下那些匠人的居所和研究室。

    另外还建了一个三亩地左右的驿馆。以后,凡是西洋来朝的人员,将全部安置在这里。

    为了配合这样的规制,福建、澳门、天津、广州等地的教堂,都相应的进行建设,当然面积不能与北京相比。为此,钱谦益遭到了上下的揶揄和讥讽,至于希亚娜嘛!很难说和钱谦益究竟有没有瓜葛?小朱也没兴趣去深究。

    但可以肯定,钱谦益和希亚娜两个的关系,确实暧昧。

    范西礼的后续事件,小朱就委托刘若宰负责,这个元年的状元郎,三年来中规中矩,经筵廷讲,博得了很高的名声。既然他读书读的这么好,想来也是有骨气的士子,这两年他的风头被刘之纶和金声抢去了不少,一方面为了安抚清流的腹诽,一方面也是不想让一个状元郎成为摆设,小朱便命他为天津巡按御史,全权负责范西礼来回的银圆转送工作,反正前期都铺垫好了,他只是负责完成而已。提拔他的任命,没有任何异议。

    安排刘若宰倒是牵扯出另外一个元年榜眼蔡辰恩来,本着以人为本,本着各方平衡的原则,小朱让小蔡去当台湾布政使去了,虽说现在那里属于苦寒之地,但台湾的规划是省级,小蔡的官衔现在倒是最大了。那边的治理暂时不需要什么才干,锻炼锻炼也好。

    小朱现在不能不正视他的这些门生问题,因为今年又到了春闱大考的时节了。前三年忙忙乎乎的,把当年的那些学子全忽略了,现在人家担当义师已经整三年了,马上新的科举又来,总是要表示表示的。

    “义师的考绩都在这里了吗?”

    “回皇上,都在的。”

    “喔,这么多,朕可怎么看的过来哟!”

    现在小朱在文华殿里办公,前两天催促王永光把义师考绩拿给他看,不成想,老王倒也实诚,把历年积下的卷宗全给拿来了。

    “呵呵,回皇上,现在这些卷宗确也繁浩,但小的听说,内阁的阁老们,都曾经做过阅批的,要不小的把那些考绩优良的给万岁翻出来?”

    “曹化淳啊!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推荐啊?”

    “哎呀!皇上,小的那里敢呢!只是温相前两天跟小的说了,咱大明要把‘红炉香山’那里改成专供番夷海贸的港口,所以,那边的参政怎样也要选一些精通数算的义师过去,所以,嘿嘿,小的和温大人一起替皇上选了四、五个人出来。万岁爷,您看!”

    **啊,这就是**的根源,盘根错节。

    “那里不但要精通速算,还要懂得人家番夷的语言的,这些人行吗?”

    “回万岁爷,这胡岚宝,”

    说着,曹化淳异常‘迅速’地抽出一个考绩折子出来,

    “这胡岚宝祖上乃是开国时鲁国公的幼子,近些年因为旁支的关系,家道有些中落,但人很勤奋的,通晓那个什么拉丁语,好像最近还跟着学了一点法兰西的番语。”

    “行了,回头着吏部呈报大录吧,这几个人朕准了。”

    “哎呀,那小臣就代他们几个,多谢皇上隆恩了!”

    “行了,朕告诉你,你也转告一下温体仁,你们这些年替朕办了很多难办的差事,朕也不是不通情理,这些事情朕不会拦着你们。但你们要知道,一待我大明四海承平,今日这样的事情,必会有言官来追究,你们都要提前谋划一下,免得到时候,朕都没法子帮你们了。”

    “哎呦,奴才谢主子的恩德。主子的话,奴才都记着了,温相说了,只要大明现在有两年的好天气,辽事必然平复。一旦辽事平定,像今日这样的事情,便断断不可为了。”

    “噢?这么说,温体仁是在威胁朕喽!”

    这话一出,曹化淳连同旁边伺候的绯儿都吓的跪在了地上。

    “奴才该死,奴才多嘴,请皇上责罚!”

    “起来回话,温体仁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你仔细说说,温体仁的本意究竟如何?”

    “回主子,温相的意思其实很简单,现在国事烦劳,皇上操心的事情太多,用人这样的事情,必然理不过来,做臣子的这个时候自然要多替圣上分担一些,等到海内安定后,温相就再也不敢代主僭事了。”

    “算啦,你和温体仁关系不错,又都是朕的近臣,朕不会难为你们,有朕一日,定有你们的富贵。但要寻好退路才好。你倒好办,这宫里没人能动了你,可温体仁就不一样了,他在外廷,得罪的人越来越多,总不是办法。朕的话你明白了吗?”

    “奴才谨记,奴才谨记!”

    “行了,这些人你就让方正化去拟内旨吧,记住,别找温体仁,直接找王永光去办。”

    看着曹化淳离去的背影,小朱叹了口气,可以说温体仁现在的局面,他这个当皇上的,要负一半以上的责任,今天这么说,也是为了不想到时候,这个尽心尽力为自己办事的干吏,下场凄惨。

    “绯儿,你今年多大了?”

    “回皇上,奴婢今年13岁了。”

    绯儿这几年,许是因为跟在小朱的左近伺候,食物、营养和休息都比较跟的上,明显长高了不少,小时候那个又胖又丑的小丫头,现在已经露出美人坯子的势头来。【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