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袁崇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袁崇焕 (第2/3页)

个男爵的身份给他,让他再次兴奋起来。然后又加了他300两银子做路费,赶他回家去。小朱心说了,‘你赶紧回家乡去发泄发泄吧,顺道也替俺大明宣传宣传。’

    只要有技术,这么个破落贵族都能顶着皇家男爵身份的同时,还能以大富翁的身份回家乡炫耀,这个效果一定是惊人的。

    这小子倒也乖巧,用毛笔在纸上勾勾划划的纪录下小朱需要的人才、技术、东西和他所能承诺的条件。最后实在演不下去了,才拿出鹅毛笔,蘸着墨,用花体文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小朱立刻让他滚蛋,因为他明显知道小朱比较了解和宽容他们这些人的风俗习惯,因此时常流露出对礼妃的赞美,搞的小朱不胜其烦,他可以当面夸赞贵妃的美貌,这点小朱是能够容忍的。但背后对筱筠的阴暗心理,小朱还是恶心的。所以,赶紧让他滚蛋才是上策。

    袁崇焕,袁崇焕,这个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响当当的汉子,小朱在见他之前,非常紧张,生怕因为自己的不慎,而造成困扰。

    但丑媳妇,难免见公婆嘛!小朱还是在建极殿后面,云台门、云台左门、云台右门之间的玉阶上,亦称‘平台’处接见了他。

    袁先生长得不算英俊,眼睛也不亮,鼻梁也不挺,个子也不高。但他的气质,却能够让人沉醉其中。他迷人的风度,优雅的谈吐,睿智的见解,和真挚的忠诚。都让小朱着迷,他的条件小朱全答应了。

    并且亲手赐他‘穆字金刀’,还亲手给他佩戴上。他曾想推托,但小朱说:

    “自古拜将封候,乃吾华夏风俗。现在朕只是替先生佩刀,何来的僭越之事?复辽,朕不吝封侯。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小朱的真心举动,真的是真心的,出于对英雄的景仰,出于对英雄的补偿,小朱都要这么干。但好像袁崇焕理解上有偏差,他哭着跪在小朱面前,指天发誓:

    “苍天在上,天子阶前,袁崇焕誓定辽东,以慰君心,以告黎民。纵身死,魂亦守宁锦!魄亦守辽东!”

    说的多好,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袁崇焕。

    袁的职务和官制,在历史的惯性下,不是小朱说变就变的。一切都跟记忆中一样。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军务。兵部尚书是个虚职,明代官员的俸禄太低,即想拿高薪,有不想贪污的清官们,国家对他们的补偿,就是多封官,封一个官,加一份工钱,想想真是不够累的,直接涨工资不就结了。呵呵!

    原本还有个天津军务的,但因为毛文龙,所以给消了,这细微之处的不一样,意义是深远的。老袁现在真真正正的管不了毛文龙了。老哥儿俩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东江镇,也成为海军的战略要地。因此,在小朱一系列动作和一再叮嘱下,袁崇焕也明白的把话说透了。

    “臣原本是想杀毛文龙的,但现在臣属边军,其属水师,臣请皇上放心,臣已无此心,亦无此权了。”

    君臣的平台相见,得到了以刘鸿训、钱谦益、孙承宗为首的东林党人的极高赞扬,其中尤其是小朱搬出古礼,为袁督师佩剑的行为,更是被他们宣传成君圣臣明的盛世典范。

    但天子佩刀的问题引出了一个小小的麻烦来,那就是,今后这‘穆字金刀’再行赏赐的话,是否都要来一次天子佩刀?

    如果天子愿意这么干,那毛文龙怎么办?还叫回来重新履行吗?那‘士责搁笔’呢?是否要履行‘拜相’的古礼?

    表面上,是大家在探讨古礼,实际上,是所有人那点名利心在作祟。或者说,忌妒心在作祟。

    烦不胜烦的情况下,小朱把问题甩给了内阁讨论,基调是:“只此一例,你们给我想理由。”

    后来内阁的理由竟然非常滑稽,因为袁崇焕不是在殿内觐见的,因此,皇上才于平台佩刀。而根据礼制,大臣觐见必须在正殿内,或者皇极殿,或者武英殿,或者文华殿,或者皇极门正殿,总之,殿内是不能‘天子佩刀’的。

    整个就是文字游戏,逻辑死弯。反正他们能绕,绕过去就是了,小朱也乐得轻闲。

    第一批新式的‘光启炮’,一共十八门,连同培训出来的100名炮卒,小朱都答应优先配给袁崇焕。不过因为打造繁复,估计怎么也要到9月才能完活。这是历史局限性,谁也没办法。

    袁崇焕倒也活学活用,针对瞄准设备的防泄密性质,他特意上书,规定标尺、西礼镜等物,平时要保管在主将副将等人的手中,到战时,再由‘校炮兵’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