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毛文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章:毛文龙 (第3/3页)

这两支舰队只有半个影子。

    钱谦益书画俱佳,还设计出了两家的徽标,镇海舰队采用‘八夏(趴蝮)戏水’为船旗。福海舰队采用五彩锦鲤为船旗。因为八夏是龙的九子之一而非龙;锦鲤跃过龙门才化龙,这二物均是吉兽,近龙而不是龙。其中的寓意,估计老毛和老郑都能想明白其中关键的。

    趁热打铁,小朱又开始了‘商量些事情’的把戏。

    “朕想发旨意,准许毛文龙皮岛为据,东接朝鲜,西占辽土,背扩岛链,收纳流民,建造船舰,着山东威海卫主理收购境内商家,以丝、棉、茶、瓷等物,出海东瀛与朝鲜,换取白银、粮食等物。毛文龙之水军,可往来朝鲜、东瀛及山东沿海,行护卫通商便利,收取海商税银,行护卫之责,凡有船只,每次往返均交货值的两成作为利钱。

    这个利钱,威海卫提留五分份利,毛文龙提留1成五分份利,商家取两成五分,剩余五成,一成归内帑,四成归户部。除威海卫与商家提留份利,皆由毛文龙协理。另着都察院、户部、兵部各选派主事官员3名分赴威海卫、毛文龙所部督办此事。”

    这么罗嗦一大堆,其实就是让毛文龙有甜头可拿,不至于将来再从袁崇焕那里领取饷银,也就可以避免“议饷诱杀”的悲剧上演,既然要留毛文龙制约郑芝龙,自然要想法子保他了。更何况还有类同关税的海事银子可拿,何乐而不为之?呵呵!

    大明海岸万里,海事早开,偏偏国家一直没有介入,即使有介入的,也是每船100两银子的‘关税’。这个基数是不能令小朱满意的。

    因为有皇商的底子和经验在,加上现在的这些朝臣、重臣,都在几家皇商那里有股份,知道这海事的获利有多大,如果国家能借用两家海军的力量,把外洋商船的事情搞定,这可是无本却万利的大好事。

    温体仁和毕自严听到小朱的分赃比例后,眼睛都绿了。其余大臣也都很是欣喜的样子。

    因为小朱说的很清楚,陆地上的事情全归皇商管理,两家海军的职责就是做护卫舰使用,这样,不会触及皇商的获利水平,还名正言顺的得到一笔海关关税,这时候,大明和海外的贸易,全是顺差,搞的银子都快不值钱了。

    有了这两支海事银子的计议,前两天毕自严上书想把广宁及蓟镇塞外蒙古诸部的年赏给革去的想法,小朱也和群臣一起给否了,蒙古诸部的年赏,虽说属于打水漂的性质,但是小朱还不想这么快就把蒙古人推到后金的怀抱中,无非就是花钱买平安嘛。

    有钱、温二人在,小朱的各项政策始终会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毛文龙只负责东瀛、朝鲜和辽东,其余的海域,包括南洋、西洋,全归郑家。

    东瀛那里,是用货物换取大量白银。然后到朝鲜购买粮食,国内的灾情越来越重,四处购买粮食是必要的。郑家也会用白银去安南等地购买粮食。蒙古那边,照例发给钱粮,只是要对方不得与后金相勾连,虽说没用,但张嘴三分利,不说白不说。

    至于辽东,就拼命倾销奢侈消费品过去,要么换取白银,要么换取药材、毛皮、黄金和珍珠。反正是什么东西能让后金人颓废,就卖什么过去,并且借着在海上的势力,严格禁止西洋人过去,好在海陆两线,同时构筑技术封锁的壁垒。既然基调定下来了,毛文龙也就可以接见了。

    既然接见,就要找个好地方,因为心情好了嘛,于是,小朱借着去怀柔观摩新式大炮的机会,领着礼贵妃阿萝,和一班文武群臣去了怀柔。在那里,他们要顺便把暂居此地的毛文龙给接见了。【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