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田妃风波(下) (第2/3页)
内帑取银子,今天每个来的大臣都赏二十两银子。
‘妈的,这钱花的,真冤!’小朱心里叨叨咕咕的,别提多肉痛了。
等进了皇极门正殿,都冷静下来的君臣,便开始了艰难的讨价还价:
首先,老钱脑子里的文人思想作怪,自认为自己的确犯了错误,所以才主动要求辞职和罚俸禄。但俸禄好说,至于罢免他次辅的职位,那除非小朱疯了,新年第一次早朝就罢免副首相?这傻事谁能干?
所以最后的结果:钱谦益这边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然后由小朱否决。随后钱谦益再提出扣一年俸禄的惩罚,小朱可以批准,注意,这一套形式主义的来来往往,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小朱看了看瞪着斗鸡眼的群臣,心中逆反心理作怪,只扣了老钱半年的俸禄。群臣这边也不愿意把老钱一棍子往死里头打,毕竟是东林钜子嘛,于是谈判双方就都捏着鼻子同意了这样的结果。
第二,田弘遇方面,要说起来,田妃风波的前前后后,跟人家老田屁事儿也不挨着啊,但小朱也算看明白了,全是勾搭连环,敲山震虎。
但关键是田家的人的确有好出风头的遗传基因,一群人都憋着机会踩他呢。加上平日里老田为人处世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小朱如果不借此机会敲打敲打,以后也确实不好给他们家皇商的身份。
所以这项上,小朱让步了。
下旨饬斥田弘遇,降世袭敬候为流爵(不再世袭)敬候。罚俸一年。
但田妃方面,小朱却进行了反击,田妃这事情,说白了还是小朱自己的错,现在要她替自己背黑锅,本身就不可能心理平衡。于是,小朱故意决定,给她加个尊号为“礼”,也就是说,她不仅没狐媚惑主,还谨守礼仪,理当是礼贵妃。
还是温体仁激灵,眼见皇上这边有打有赏的,知道小朱的让步已经接近红线,加上还有罪己诏垫底儿,不能再逼了。于是赶紧出面打了圆场。他一出面,他的搭档周延儒也连忙出来声援,刘鸿训也不想再纠缠下去,也接受了这个结果。于是,新年外朝的第一个风波算是就此平息下来。
当天,皇太嫂亲自过来乾清宫,跟田妃私下说了好一会子话,才把哭的双眼都快肿成一条线的田妃,给劝回了她自己的承乾宫。然后又跟小朱说了一些贴己的话,尽管这个太嫂比崇祯小朱顶多大个三、四岁的模样,但对于事态炎凉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她最后的话语是:
“皇上既然想用田家做皇商,哀家支持。只是皇上要想到东汉旧事,提前打算。为避免这点,最好的法子是让皇后先产下麟子,即便事有突然,也要注意国嗣传承上不能凭心而为啊!”
意思就是,既然田家是皇商了,如果再让田妃的孩子成为储君,将来外戚干政的事情将不好避免,早做打算的法子就是让皇后先别人一步,尽快怀孕生子。
连生孩子都是政治,可见政治这东西有多无情。由于小朱的一时不慎,竟然永远决定了田妃一家今后在政坛上的地位和命运,这个时候的小朱别提有多难受了。于他赌气的说:
“怀孕生产,乃是上天所赐,难道我还能控制吗?”
“哀家倒是认识一个师太,在这方面很有专研,皇上如需要,可以让她明天来找皇上。”
‘我靠,这种事不找过来人问,竟然找尼姑?这也行?’可是看着懿安张皇后业已通红的脸颊,小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答应她,起码最近这两个月内,多往坤宁宫跑跑就是了。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皇后怀孕之前,谁也不能怀孕。说白了皇上他现在只有三个老婆,所以这条就是针对田妃设定的。
总算平息事端之后,小朱当夜就住在了坤宁宫。……
第二天,神情尴尬的一众君臣再次聚首,很多事情异乎寻常的进展顺利,小朱听从田妃的劝告,首先表明‘恩许令’这东西,只是为了解决财政的权宜之计,并且也是处理祖制中逻辑死弯的一个变通之法,以后绝对不会滥用,不仅不滥用,还保证已经交钱购买恩许令的人绝对不会再掏钱,因为这个‘恩许令’有世袭的功效。想想也是,楼台、堂匾、祠堂这些东西,哪能说拆就拆的啊?但以后的新晋商人,仍要缴纳金牌银。
至于价格上,温体仁狮子大开口,3万两白银一块牌子,全套下来要十五万(他又加了一块车马牌)。比小朱最初设想的3千两高出了许多许多,引得群臣对他们两个都侧目而视。因为一个太贪婪,一个太小器。恩许金牌的发行价格被最终定为1万两白银一块,全套五块金牌打九折销售,4万5千两白银就可以了。
最后散朝时,小朱还有意无意叮嘱了这些人一句,“官俸尚低,而多有余财,其中曲折,宁不知之。定以三年为限,国之俸禄,拟增至现有的五倍之余,三年后,可不任污墨的事情出现了。”
用小朱的白话来说就是‘我知道你们贪污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工资太低嘛。那好,我给你们涨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