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东西’的由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章:‘东西’的由来 (第3/3页)

化来进行修葺。四六骈文,对仗工整,用典深入浅出。辞藻华丽,读起来毫不费力。更令小朱惊奇的是,方正化还是个文武全才,刀、枪、骑射、火铳,他是样样娴熟。

    像高起潜、张彝宪、王坤等人则属于耍小聪明,好出风头,净出漏子的主儿,他们三个,刚好都是田妃的人。

    那些各方面都比较普通平常的人,则多数是袁妃那边的。

    至于曹化淳,则有些神经质,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不过基本素质还算不错,他和高起潜二人并称知兵。

    今天既然钱次辅要求小朱这几天休朝,好有充分体力和时间亲近三个老婆,他也只好答应喽,哈哈!

    想想之前,的确,小朱的工作还是真多,爵位封赏,官员任免,天南地北的流民作乱,甚至某些死刑犯的核准,等等等等各种事务都要他来处理,尽管有内阁票拟来分担,但看完一遍也要很大精力,这也是他不接近后宫的一个原因。

    然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他跟这三个名义上的老婆一点都不熟悉,完全陌生的两个人却要行周公之礼,实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但正所谓,丑汉难免见娇妻,今天无论如何,也要面对这绮旎缱绻的命运了,好在不是什么坏事。

    “皇上,这是三位娘娘的玉牒,臣恭请圣眷!”

    又是张彝宪这个乖巧的家伙,他刚才一旁听到了钱谦益的建议,现在立刻就把三个老婆的名牌给小朱端了上来。皇后名牌本来是不需要这么摆放的,但一来小朱现在还没正式改元,二来,张彝宪其实也是有意在降低皇后的地位。

    皇后的玉牌在中间,田妃的在右边,这是等级规矩的。但这家伙,端给小朱的时候,巧妙的往皇上的左手边偏了一两寸。这样一来,皇上用右手挑选的时候,会非常容易拿到田妃的牌子。哼哼!这点小伎俩如果现在认栽,以后这些太监们就更无法无天了。

    “不用了,传旨,今夜朕去坤宁宫就寝。”

    话音一落,眼巴巴等着皇上做选择的一干人等表情各异,方正化一脸喜色,立刻回首交待李凤翔赶紧去报信。而张彝宪则苦着一张脸,慢慢退下。

    看来他还是过于宽厚了,这些人现在敢当着他的面儿,就直接表露喜好。不过也没关系,他们对他来说,还在可控制范围。

    要说,后宫之间的距离都不是很远,像小朱住的地方和皇后之间只隔着一个交泰殿。等乘坐御辇来到坤宁宫的时候,明间三个门都大开,皇后领着一群宫女太监早跪在院子里等着呢!

    皇后周苓芷很漂亮,真的很漂亮,但应该是按照现在的审美来看的。脸盘圆圆的,小鼻子小嘴,皮肤还非常白。毕竟是民女选秀,总体上属于美丽级别。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很乏味了,一切都是程式化的,对答、举止,周后都严格按照礼制来施行。难怪历史上,皇后生的儿子很少是第一个呢!想来也是列位君主想通了一点:一后二妃所生的孩子,原则上都属于嫡子。子凭母贵,母亲不受待见,回头还把皇位传给她的儿子,心理不会太平衡啊!

    当然,毕竟是来到这个时代里的第一次,其实也是他前后两个记忆中的第二次。个中滋味还是良好,加上第二天不用早朝,小朱还是享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欢乐。

    第二天早上,周苓芷已经稍稍有些放开了,但依然谨慎执礼。小朱还想多睡会呢,她已经催促了。

    “皇上,早朝可免,国事不可耽搁,文华殿里,想必阁老们都在等皇上呢!”

    “丫头啊,这可是我在此生第一个懒觉,难道李凤翔不催,倒改成你催了?”

    “臣妾怎敢,请皇上用尊语!”

    “不就是一个我字嘛!你我夫妻二人之间的私语,不妨事的。”

    对了,小朱忽然兴致高高的半起身,“你的肤色这么白,配上红色的珊瑚珠子一定好看,前个曹化淳收入宫里的珍玩中,有一串珊瑚串珠,又大又红,还有香气,我今天就送给你吧。”

    “臣妾谢皇上。”

    “别总臣妾臣妾的,你总这样,朕该不高兴了。”

    苓芷羞涩的一笑,并没有开口。并且开始服侍小朱穿戴起来。没法子,只好慢慢再教育吧。

    等到了文华殿,各位阁臣都喜上眉梢的向小朱道喜,名义上是小年了,实际上,这些个老不正经,终于放下一块心病:原来皇上的确是勤勉国事,不好声色。而绝对不是不能人道!娘娘的,他们未免管的也太宽了?

    但不知是小年的原因,还是昨夜甜美的生活,小朱也很是高兴。

    “对了,几位先生都在,朕有个问题问你们,小年是否要吃糖饴,还要烧灶王爷的画像?”

    这…几位重臣相视均笑了起来,还是由口才好,又激灵的温体仁开口回答。

    “回禀皇上,糖饴果品自然是要准备的,但灶王爷的画像嘛,则不是马上烧,而是卷好之后,另存放起来,待年后方才烧呢!”

    “至于吃嘛!呵呵,天地分五谷,定四时,吃东西自然要循时而定,皇上不可任意食用,对龙体无和啊!”这句话是刘鸿训插话说的。

    “唉!刘先生说的朕都知道,朕每日都是按时三次用膳的,这糖饴只是零食,又是年习,今日便破例一次吧!”

    “那,只此今日,还望圣上明辨!”

    “没问题,没问题,来啊!”

    “小的在。”今天轮值的小太监连忙过来。

    “去,呃…拿点糖,朕同阁老们一同品尝品尝。”

    “哎…!”小太监虽说答应的挺痛快,但竟然有些愣怔,还是温体仁比较聪明,连忙拉着小太监远离几步,低声说道:“四碟苏点,五彩麻糖。再来壶清淡些的雨前龙井。”皇上不知道糖为何物,这在他之前的世界里,恐怕是笑话,但在现今这个年代里,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几位大臣也都没放在心上,都表情轻松的和小朱继续交谈。

    最近的国库还算充盈,逆案查抄的银子,虽说到了1300万两之后,就不再增长,但应付过今年和明年夏税前,应该没问题。所以大家暂时好像没什么事可做了。聊的内容也多是各地风物和人情。总之是一片节日的祥和气氛。

    “对了,朕有个疑问,想请教各位先生,为什么人们总说‘东西’,‘东西’的。比如买‘东西’,偷‘东西’,却不说‘南北’呢?”

    呃!……!冷场,呵呵,小朱这么突兀的问,的确有些煞风景。

    不过,到底是状元郎出身,周延儒琢磨一番之后,连忙回答:

    “世间五行,北方数水,南方数火,民间邻里之间,借个烛火、讨口水喝,都属平常之事,自然是无需花钱买的。而且,东、西二字都属阳平音,念起来也更顺口一些。”

    “哈哈!果然如此!周大人真乃妙人。”

    “周大人不愧状元之才!”

    “那朕即刻下旨,将北改成阳平音,以后不就可以买‘南呗’了?”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

    “哎,刘大人怎听不出皇上在开玩笑?”

    “君无戏言,君无戏言!”

    哈哈哈,呵呵呵,嘿嘿嘿,嘻嘻嘻(这声是张彝宪他们的)

    小朱的第一个自然年度,就基本在这番快乐的气氛中渡过了。【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