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一支降军 (第3/3页)
沟里去,下去就没命。这还说的是单兵,若是大部队想往外冲,就凭对方布置在外围的弓箭手和燃烧弹,配合这步步杀机的地面,保证是出去多少死多少。现在匡建伟就后悔得想撞墙,若不是杜猛的命令,他又怎么会容许对方如此从容的布置。
最气人的是,曹义还用挖出来的泥土在距离土城二百米远的地方搭建了多座高台,天天派弓箭手在那上面时不时的对城中进行抛shè,压得城中守军根本不敢随意走动。这个距离以匡建伟这边弓箭的shè程根本就够不到,所以对方却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意shè击,这实在不是一种让人愉快的感觉。
所以说,第一条路,绝对是一条死路。当然,雷无忧也给了一条生路,那就是,投降。
两个幕僚带来了雷无忧的善意,只要城中守军愿意放下武器,接受收编,他可以保证不妄杀一人,也绝不会逼迫他们去和自己同胞拼命。愿意回国的,绝不阻拦,愿意留下的,雷无忧也会安排个合适的去处。
对于雷无忧的承诺,匡建伟还是相信的,以他现在如rì中天的声望,应该是不会自食其言的。但匡建伟还是不能不有所顾虑,首先就是名声。
若是匡建伟答应了,那他就成了第一个投降的人,他就会成为北疆诸国中人人唾弃的叛徒。没有人会看得起一个叛徒,可以想象,即使是在雷无忧这边,他今后也得承载一辈子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压力。
而且,他并非单身一人,他在国内有老母,有妻妾,有孩子,有可观的家产,一旦他投降,他国内的家人必然会落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所有的亲人都死光了,就留他一个人在这世上,余生又有何意义呢?
因此,匡建伟委托那两个幕僚将他的顾虑转告给雷无忧。雷无忧听完之后,便笑道:“这有何难?关于第一个顾虑,本王可通告天下,将杜猛卑鄙无耻,置前线数十万大军于不顾,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丑行大肆宣扬。
则匡将军便是被杜猛所害,身陷绝境,因不忍见麾下十万大好男儿枉死,便宁愿身负骂名,慨然请降。
将军到时可公然请死,求赦全军。如此,则天下人只见将军仁义,安敢言背负二字。当然,这些只是做戏而已,本王自不会伤了将军xìng命。
至于将军的家小,也请勿忧。二位可转告匡将军,待到他亲见家小平安,再开城投降不迟。”
一个半月后,匡建伟大开城门,自缚而出,率全军开城投降。雷无忧亲自松绑,温言抚慰,随后犒赏三军。城中十万大军连醉数rì之后,便都改姓了雷。
随后,雷无忧以从三地义军中收编来的十万人,还有虎啸军团剩下的十余万,加上这次的降军,全部打散,重新编成了三个十万人的军团,被雷无忧命名为虎啸第一、第二、第三军团。
由原虎啸军团为班底的虎啸第一军团,今后担负主要攻击任务,由降军和义军混编的第二、第三军团则主要负责后方各地的防务。
经此一役,雷无忧才算是真正稳定了全国的战局,现在北疆入侵的各路军都有雷无忧的人各自对应着,剩下来的就是水磨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