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嫡母照拂,怜惜庶女 (第2/3页)
妈和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雅琴和墨棋得了两块。
宝莲等心里免不了泛酸,此时又听孔妈妈这样讲,脸上的笑意就有些兜不住了。
“妈妈改日进来,一定到我那屋子里坐坐。太太赏了我些好茶,我都留着预备孝敬妈妈呢!”
宝莲虽然笑着,但笑意并未达到眼底:“哎呦,我这就不拉着您老说话儿了。太太还等着我去回消息呢!”
孔妈妈忙严肃起来,更借势轻推了宝莲一把:“别惦记着我,快进去,回禀正事儿才要紧。”
宝莲健步如飞,眨眼间,人就消失在了竹帘之后。
孔妈妈在台阶上凝视那门帘子许久,忽地往地上啐了一口,低沉的声音轻轻从两片薄薄的唇瓣中犀利的漂泊而出:“作死的小蹄子,看你们也有落难的一天。”
说完,扭着腰身缓缓下了台阶。
宝莲穿过外间屋,一径进了暖阁内室。
室中燃着淡淡的菀香。
这种香出身豪门,二三年的功夫,才能得巴掌大的一块儿,十分稀有。
大夫人屋子里的香,多数都是番邦进献进来的,价格更加昂贵,可与黄金媲美。
宝莲不动声色的深吸一口气,将脚步故意放重了些:“太太!”
大太太李氏本在闭目养神,听见门口处的动静,遂缓缓抬起眼皮,漫不经心道:
“给四姑娘的果子都送去了?”
“回禀太太,奴婢亲自交到了四姑娘手里。四姑娘知道这是太太赏的,立即叫人打发了奴婢一把钱。”
大太太脸上稍露出些笑意,口气变得柔和:“总算没白疼那丫头一场。”
宝莲忙笑道:“都是太太教导有方。奴婢瞧着。。。。。。四姑娘年纪虽然不大,但比她那个亲娘强过百倍!这不,我只稍微流露出了些意思,四姑娘就忙把做了一半的绣鞋收了。”
大太太长叹一声,目光中似有迷离,但没过多久,她便恢复了往日了老成与淡然:
“去年金源县令送了老爷一串十八子的檀香佛珠,你和云雀找了出来,悄悄送去给四丫头,就当她给老太太寻的寿礼。”
宝莲心里小小的惊讶。
那串十八子的佛珠她略有印象。
是上好的檀香木锻造而成,每一颗都打磨的光滑圆润,且有着绵密淡雅的檀香气。
大太太自己时常用的那串佛珠是三年前大少爷从五台山求回来的。
外面的小厮们都说,大少爷孝心虔诚,三步一叩,抵达山顶的时候,额头一片青肿。
那五台山的主持听说出了闵家出了这样一位孝子,十分欣赏,不但亲自待客,还送了一串念珠。
这件事在富春也算是一件美谈,每每有人在大太太面前提及此事,大太太都十分得意。
所以,金源县令送的那串就束之高阁,一直没派上用场。
宝莲今日听说大太太有意要拿出来送给四姑娘,不禁开口道:“太太。。。。。。您虽然疼四姑娘,可会不会抢了大姑娘的风头?”
大太太冷冷一笑:“我只怕她风头太盛!”
宝莲听这口气,吓得噤若寒蝉,不敢搭腔。
“都是老爷一味纵容着她,才养的她这般性情。”大太太不悦的皱着眉头:“她不过是个女儿,就该事事矮着几个哥哥一头,偏要起什么高调,要打尊金佛送老太太。我既不能数落她,也不好拦着。”
宝莲犹豫片刻,低声道:“奴婢听说,为这事儿,二姑娘也闹腾不甘心。”
大太太面色冷峻,不做评价,宝莲便不敢再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