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双胞胎换了一双 (第2/3页)
一鞭又一鞭,鞭子上可以满是倒勾。
替身玉朱那些表兄弟,今天装穷装病向她讨要钱财。明天装弱讨要武功秘笈,后天在青楼、赌场玩疯了,半点愧疚都不见。暗底下还很不满,怪玉朱、玉紫姐妹无情、不孝、小气……
那一家姓王,替身玉朱、玉紫姐妹一直是姓玉,这能有什么不孝?
乔峰至少曾姓乔,越孝顺越不敢对养父养母表现太好。宁可一直背负不孝的骂名,也不敢因对乔三槐夫妇太好而将他们卷入江湖,最怕亲父萧远山报复。
表面要好太容易,表面不好太难做。
或许连乔峰自己都有觉得这是在杞人忧天,唯秦朝不这么觉得。看不看小说,秦朝都不这么觉得。不然便不用这么小心,熬到现在才结婚,越喜欢越不敢对霍青表现太好。
对木婉清那一身武功,一直是提升越多越不放心。
反过头来看,提升的越多,正说明她原来还是太弱。
再说玉朱。
真正的玉朱,婚礼都没参加又走了,看来醋经真不小!
西行又带走大批手下和宝物,显然是跟定了秦夕落。带走的越多,再次跟秦朝划清界线也越清,不然不用这么快找来那两位替身。
秦朝为了方便,给两位替身在名字中加了个‘小’字――替身玉朱改名玉小朱,替身玉紫改名玉小紫。
外人看,这两位替身跟真正的玉朱、玉紫几乎没什么区别。可见大理教坊司在玉朱、玉紫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现在这么用似乎很浪费?又似乎很花得来!
这么用替身,似乎更浪费?又似乎更花得来!
对她们这些出身大理教坊司的女间,秦朝不想再多想。
大理最怎么清平,真要没女间才怪,有女间正常。不用很奇怪,用了很正常。对自己要用,对秦夕落也要用。秦夕落不是原来的秦夕落,一次又一次身价暴增。
玉朱、玉紫不再是原来的玉朱、玉紫,更渴望自由,同时也更渴望获得更多武力和权力。但又希望更多凭自己的能力获取,而不是唾手可得,越来越依赖秦朝。
秦朝和秦夕落都很欣赏,也都很支持。玉朱、玉紫并没有迂腐到不欢迎任何外来支持,不然便不用又一次弄走那么多人手和宝物。秦朝这边是多了,那边是少了,补一补正好。
在琉球,苏轼当仁不让做了实际上的文官之首,陆续从大陆拉来一大批郁郁不得志的年青人。
大宋读书人太多,郁郁不得志的太多。
那些年青人能得苏轼的认可,学识、才智和人品最差不会差到哪里去,缺的主要是经验、城府和资历。他们不像苏轼那么大架子,大半都可以忍受屈居盈盈之下。
苏轼平时自认开明之极,这下却怎么都忍受不了。很清楚盈盈原来的身份很清楚,不过是个下贱的女奴。在内心深处,那是一根怎么都拔除不了的刺。
甚至于,对高太后和秦朝都怨言不小。
苏轼学秦朝,不当官,权力却远比当官还大,而且可以很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