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大中国九大王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 大中国九大王国 (第3/3页)

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说着容易,听着好听,坚持太难,成功罕见。

    另一条是另一个极端,太过于放纵。

    他赵煦压抑多年之后突然爆发,大权在手,放纵是正常不过。

    大部分成功人士选择的是中间那条路,高太后选择的也是那条路。很难有很大的成功,但想失败也很难,属于比较稳妥的选择。

    秦朝选择的是第一条路。

    中途有几次以为又走上了绝路,结果还是苦苦坚持了过来,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果有机会从头再来,肯定不会再选择第一条路。

    在当时的地球世界,经济是一切上层社会的基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些人为了钱飞蛾扑火很正常。

    在现在这天龙世界,强权便是公理,武力是强权的保证,赵煦的选择,不止是他一个人的选择。但他站在了千千万万宋人的前面,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

    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些大臣并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表面强大的大宋,获胜之机自然更大,但万一失败呢?谁都不想承担也承担不起失败的责任,因此充当‘忠臣’站出来反对。

    成功了皆大欢喜,罪减三等,失败了是赵煦的错。他终究还是太嫩了!

    这方面秦朝对他反而比较佩服,认为只凭这一点,赵煦便算是个不错的人。

    与赵煦相比,秦朝也可以算得上是老奸巨滑中的一员,一样不想承担失败也承担不起,特别是这种比一般卖国贼还严重许多的失败。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胜利的代价,秦朝都不想承担,更别说战争失败。但现在连底层老百姓都知道战争已无法避免,看来只是早晚的问题,然后便是大小的问题。

    赢州和琉球,可以说都是秦朝在为战争失败做安排。不只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他自己。不然他真不用这么急,晚几年似乎也没什么。但若是为了战争,当然是越早安排越好。

    计划中,九大女神可以帮他监控九大王国,少不了赢州和琉球,大理、大辽和大宋也是,吐蕃、西夏和高丽也是。剩下那一个,有可能是历史上那金国,也有可能不是。

    对金国,秦朝很欠缺好感。

    靖康之耻,中国人都没法忘。

    秦朝最后的计划是:九大王国以大宋为中心,合并成一个超级帝国,盖过秦始皇统一七国的伟大成就。帝国的名字千挑万选后,剩下两个字――中国。

    李沧海非常聪明,第一个看穿了他,但不敢肯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黄蓉。如果不是因为她已经制定有类似的计划,秦朝还不会这么快下定决心。

    黄蓉的预计中,战争没那么快开始,时间还很充足。但高太后的提前‘驾崩’,无疑会使战争提前不少,时间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原本秦朝那些安排是后发制人,黄蓉的安排是先发制人,结果却是秦朝抢了先,黄蓉落了后。此后黄蓉一谈及战争,便大骂秦朝卑鄙无耻,阴险下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