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第一人八十七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第一人八十七岁 (第2/3页)



    历史早有明证。当年奸臣杨义贞谋国,高家正是凭着锄奸除逆的大功趁势而起。高智昇成了大理国忠臣良将的最佳代表。但若可以被权势顺利推上皇位,不战而胜,会拒绝吗?

    那会是段家自己人不争气,大部分人不会怪他高家不忠。如此说来。高家代替段家是人心所向。取代段家是顺应民心,不取代是忠心耿耿,一样得民心。

    如今这形势是‘进可攻。退可守’,极为微妙,极为难得,放弃了才傻。

    延庆太子流落江湖,得名‘天下第一大恶人’,以至于在江湖上大理段家的名声一落千丈。朝中,段家不但不敢动高家一根毫毛,还要继续将高家当忠臣典范对待。

    若真的无心去争,为何不糊涂几次,自污几回,自找罪受,顺势而退。

    不退便继续功高震主,段家仍少不了对高家派系大加封赏,以安人心。

    另一方面,夸不起段家的武功,便大讲段家的仁慈。最仁慈的代表无疑是世子段誉,说不想伤人,怪武功杀人,连与丐帮‘降龙二十八掌’齐名的‘一阳指’都不肯学。

    有胆不服,有谁敢比?

    那不只说说就可以,必须长年累月地在公众面前和背后都做到心口如一。

    直至出现有武功越高越不肯杀人的秦朝,才发现没了必要再坚持不学武。

    保定帝找段誉,劝说道:“你武功不如对方,挨打不还手已甚为难。倘若武功胜过对方,能挨打不还手,更是难上加难。杀不杀人也是这道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是说‘你自己看着办’,段誉会听不懂伯父的言下之意吗?

    笑他是书呆子可以得到旁人认可。才十九岁之龄,他便已通读万卷书。笑他智力很低下的人都反被同伴笑话,《易经》是多么地深奥!他都可以读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这么多时间都被埋在了书堆里,他还有什么空闲可以用来学武?

    学不好不如不学,学了怎么保证不被同龄人找上挑战,一直避战!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秦朝大笑,骨子里在这方面大家都没啥不同。不过与那些被权力腐化至骨子里的人不同,更多是像逍遥派一样追求个人的逍遥自在。

    包容百家,兼收并蓄。

    从理念方面说,逍遥派武功和段誉很相配,但不是最相配,至少比不得《御女心经》。包容性或许不如,但契合帝王都不觉得少,只包容后宫那些美人都不少了。再大也很难用上。

    兼收并蓄得有度,后宫三千都多了。

    帝王是不愁一般美人,但像钟灵母女那等极品还是很罕见,顶多凑个百美图。

    再不知足,便不叫极品。想通了这一点,秦朝的心功随之立生变化。值得一提是这次的变化明显大过上一次。但从心功的境界来讲仍不算突破,依旧是属于第一层的范围之内。

    段誉与逍遥派武功的契合度不可谓不高,但书中还有一人似乎不在他之下,那人是天台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