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小小的野心 (第2/3页)
就要一万多美金一瓶。真正1982年的拉菲估计早就被喝光了,因为1982年是拉菲产量并不算高的一年(约22万瓶),但是国富豪太给了,每年都要消费掉几十万瓶1982拉菲红酒。
问题出来了,连续消费了十几年的拉菲1982,至今仍然在各种拍卖会上能见到――那些被喝下去的以及拍卖会上出现的,肯定有一方是假的。不过没关系,因为真土豪不在乎真假和口味,而只在乎有没有鉴定书以及价格是不是最高的红酒。
张诚给梵蒂冈教廷的配额每年就这么几十桶,这是因为张诚想要囤积红酒,现在这“圣血”红酒只有自己的酒庄有,等时间一长,名声早晚会慢慢的传出去。国人不是早说了吗,好酒不怕巷深。
等名声打出去,张诚想要自己的红酒在国市场能做到超越拉菲――而且张诚的红酒不可能被山寨,至少喝了一次真品后,喝到假的马上就能感觉出来――而假的拉菲只有资深红酒爱好者和职业品酒师才能辨别。
为什么要打开国市场呢,因为国市场最大在红酒这一块的潜力也是最大,也是现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经济增长点,经济规模和增长度在金砖四国也是遥遥领先的。
随着人民币升值,在国外购买力增强,大量出国旅游的国人都喜欢买些东西回去馈赠亲友――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帮别人代买的。这种出手阔绰程度就像张诚的小伙伴们经常说的那样:“国人可真有钱。”
就像当年进入国了解国后的利玛窦所说的:“这不是一个国家,这是一个世界。”
因为世界上只有国是可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进行自给自足的国家,这样做先受不了的是外国人。所以清末,英国人带着坚船利炮和五口通商条约来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带着乒乓球和华美食先遣团来了。
:“表哥,那不是只有教宗,主教那些人才能喝到?”
张诚:“不全是,那些宗教仪式上虔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