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NoRussian(下) (第3/3页)
只是个娇弱的少女。但是她还是可以帮蒋玉成做一些事情……“――玉成哥,这个是破甲弹……”
“ok,谢了……”
而在另一个土包掩体附近,蒋玉成已经趴在了地上――他的身旁是一名牺牲了的皇家安保局特工的尸体。而他手里握着的,则是一把已经支开支架,在地上架好了的。体积巨大的武器……
“35mm破甲弹――嗯,就是这个。应该可以对付那些铁罐头了……”
qlu-11式榴弹狙击步枪,或者说35mm狙击榴。这个槽点满满的玩意,就是蒋玉成现在所使用的武器。这东西说是叫狙击榴,还不如说是叫单兵加农炮。采用前冲激发的这种榴弹速度高达460米/秒,由于弹头重200克,比用格令时(一颗麦子的重量,一般用来表示子弹的弹头重量)计算的狙击步枪子弹重多了。枪口能量差不多有20000焦耳,受风速影响很少而且弹道平直,在400米距离上打进射击孔的几率在80%以上。而且,由于弹头是榴弹,在压制敌人狙击手方面有天然的优势。狙击手需要打中人,这东西只需要打中房间就行。
当初这东西曝光的时候,就有人说,这根本就是解放军对自己的狙击步枪精度绝望后的产物。打不死你,我就直接炸死你――跟26式(注1)这样昂贵的武器比起来,算上可编程榴弹和火控系统之后,它的价格虽然也不便宜,但是作战效能可是要比一次只能打死一个人的26式高多了……
透过它的瞄准镜,蒋玉成已经看出了为什么在距离莫斯科如此近的地方,会出现这样一支“恐怖分子”――就在远处,站着几个身材高大的钢铁巨人,身为资深军迷,蒋玉成当然认识它们。这些东西,就是传说中的单兵动力装甲!
蒋玉成觉得,这个东西的出现,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有其他的外星人组织或者参与了此次袭击。因为动力装甲这个东西,对于地球科技来说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上的产物――这个世界上现在只有两种服役的动力装甲:一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k-3“战旗(flag)”,第二种是中国空军空降兵的zdx-11(动力装甲被中**工定义为装甲车辆)“铁人”,而俄罗斯卡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设计的7k31“棕熊”,现在还停留在试验场上,压根就没有列装……
而且,这三种动力装甲,蒋玉成都见过图片――而眼前出现的这种动力装甲,明显根本就不是这三者的其中之一,光是从武器就能看得出来:他们使用的,似乎是一种大约30mm口径的榴弹发射器一样的武器,这跟三家的动力装甲都不一样。毛子的计划,是给“棕熊”配置当年给战斗机用的社会主义37大**(虽然新沙俄已经不是苏联了),“战旗”装备的是美军祖传的12.7mm口径的m134加特林,而“铁人”的武器配置则较为多样,在共军丧心病狂的装甲空降步兵班编制里,普通的装甲步枪手配置全尺寸版的09式“战略步枪”(7.62mm+25mm半自动榴弹配置,可以发射破甲弹),机枪手使用的是经过改造的02式14.5mm高机,而狙击手直接使用11式狙击榴……
不光是武器,其他的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些铁家伙完全不是这三种装甲的任何一种――而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第四个能够开发出动力装甲的势力……由此可见,这件事情十有**是某些地球以外的势力搞的鬼――这样一来的话,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俄罗斯首都附近会出现这样一群过于凶残的武装分子了……
蒋玉成接过小琪递过来的弹药,然后将弹夹里原来的高爆榴弹退掉,换成专用破甲弹――虽然蒋玉成肯定是以前从来没摸过枪,但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似乎打开了某个神奇的开关,身体凭借本能就熟练地完成了一系列战术动作……他像当初打codol一样,把对面的铁罐头,套上了瞄准具的十字准星,然后用力扣下了扳机。
“嘭!”
虽然这东西确实很丧病,但是其实它开火的声响并不是很大――透过瞄准镜,蒋玉成可以看到被自己盯上的那个动力装甲,直接被自己当胸击穿,瘫在原地不动了。11式狙击榴这个丧心病狂的玩意,在设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考虑到动力装甲作战,但是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丧病了,所以只要稍加改进,就完美地适应了动力装甲的作战场景――除了反狙击手和火力压制用的可编程榴弹之外,这玩意还可以发射35mm破甲弹,在2000m的距离上可以保证大于一百毫米的穿深,可以直接给动力装甲开罐头……
打codol的时候,蒋玉成最初是一支m4打天下,后来转型成了喷子党,可是却一直没有长期使用狙击步枪――因为狙击手虽然犀利,但是入门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而现在,虽然蒋玉成肯定不擅长狙击,但是跟那些飘忽不定,四处乱窜,甚至还会用突击步枪跟你对射的家伙们比起来,这些傻大黑粗完全不会躲避的动力装甲可是要好打多了――用狙击步枪打固定靶,蒋玉成还是没问题的……
“嘭!嘭!嘭!”
蒋玉成按照自己之前用狙的习惯,连续开枪,把那些铁罐头一个又一个地点杀掉了――说起来也怪,这玩意按理说后坐力应该很吓人,可是刚才连续开火的时候,蒋玉成却完全没有感受到后坐力有多大……
注1:cs/lr4狙击步枪及其配套部件全称为“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据称单价为26万,因而被网民戏称为“26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