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稳健的唐市长 (第2/3页)
柱,短短三年时间,就一路做到车间主任,并在老岳父退下来的时候,被举荐为总工程师的继任者。
又过了五年,已经当上了副厂长的唐春来,在厂里的一次突发火灾里,身先士卒,带领着一群工人,挽救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厂子,并且在党委书记和厂子因为渎职被拿下之后,被厂子里的职工一致公推为厂长。
而他在火灾中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市领导的青睐,不仅继任了厂党委书记,还半只脚踏进仕途,兼任了工业局的一位副局长……那一年,唐春来刚刚30岁。
他上任厂长的时候,正是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的高峰期,作为一个老国企,苎麻厂也毫无例外的也走到了生死交关的尖峰时刻。
上任后的唐春来锐意改革,利用他深厚的技术功底,不仅大力推进技术改造,还大胆的推行员工持股、股份制改造,近乎奇迹般的,让一个几乎已经到了破产边缘的小国企起死回生,还成为了当时W省国企改革的成功典范……
凭借着这个政绩,他终于走出了国企的大门,正式的踏入政坛,成为了铜山市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随后他一步步的沿着丹芦县长、县委书记、铜山市常务副市长、铜山市委专职副书记……一路走到了铜山市市长的位置上……达到了他仕途的巅峰。
……
官至厅级,一般都会有一张涵盖范围相当广泛的人脉网络。这张网延伸出来的触角,不仅涵盖了自己的辖区或者业务领域,往往也能触及到省内的其他权力中枢,甚至其他的和自身职权相平行的区域。
可以说,失去这张人脉网,任何的厅级干部P股下头的位子,都是坐不稳当的。
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唐春来自然也有这么一张人脉网。
因为唐春来的稍显特殊的仕途经历,所以比起一般的厅级干部,他的这张人脉网络,层级算不上特别的高端,尤其是在W省最高层中间,他还缺少一些最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就好像有利必然有弊,那么弊端也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好处,正因为唐春来始终是以一种中立的姿态,出现在省委高层的视野,所以虽然没人给他特别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