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利益纽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0章 利益纽带 (第3/3页)

论的大事,至少在目前的五塘乡是非常少的。

    可偏偏就是这非常少的几件事,被黄书记拿来当做试探司马的探空气球,引发了二者第一次的正面交锋。

    对于基层工作,黄英磊虽然也是新兵练步,但并不意味着他的见识短浅――在这方面,他比司马还要强的多。他当然发现了,由于司马有意无意的退让,自己在“笼络人心”方面的成绩很大,但隐患也很大。

    尤其是五塘乡的几大家族,虽然已经向自己臣服,但对于司马,依然有些“怕”的情绪,他们显然更倾向于当墙头草――黄书记认为,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彻底让这几位土生土长的党委委员,与司马做出彻底的切割。至少也要让他们之间的分歧,进一步加深……

    于是,黄书记的眼睛就看上了那个刚刚开门迎客的农资批发市场……

    ……

    这个批发市场,按照司马的初衷,是希望在农资经营方面,引进外来的竞争者,倒逼着原本在乡里农资经营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几大家族,降低价格、提升服务和商品的质量。

    在经营层面,司马确定的方针是保本微利。政府只制定规则,实施管理;市场也只出租摊位,具体的经营活动,政府和市场一概不直接插手,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入驻市场的农资经营者,基本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当初司马之所以在乡里占50%股权的基础上,多要了一股,就是冲着这多出的一股来行使一票否决权,以避免几大家族利用这个市场,谋取非正当的竞争优势。

    在农村,想弄出这么的一个大市场,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交通比较方便的乡道旁边,随便找一块不适合耕种的地皮,稍作平整,几个钢构的架子一搭,弄个遮雨棚基本就可以开张了。

    而且司马为了赶农时,甚至连板房都没有建――那是二期工程,可以等到农闲的时候再整,直接通过童文的关系,以军地共建的名义,弄来了一堆大号的军用帐篷当门面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