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总部经济 (第2/3页)
而面不改色的境界,但是听到司马相当于确定的说,地区总部可以琢磨一下,至于那100亿美元的生意,暂时大家不要多想了的时候,失望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不过……我想,把水果的东亚区域总部争取过来,还是有一定可能的。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这个地区总部,其实价值还更大一些。”
连文博想了一下,问道,“司马同志,方便透露一下你所说的地区总部是怎么定位的吗?”
06年的时候,总部经济热潮刚刚兴起,大家对于一个世界500强的地区总部究竟如何设定,还没有充足的概念。
“就是负责除了新日国之外,其他东亚东南亚地区全部业务的总部,在整个公司内部权限也很高。水果的初步打算是,除了管理、市场、销售,还要包括一个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原本按斯蒂夫的最初想法,总部放在京城,研发和数据中心放在新罗的韩城。”
“后来我们和他讲了崇安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以及地理位置和各种基础设施条件,他确实挺有兴趣的。而且水果公司本身,对于新罗国自己的一些大型消费电子企业也有一些疑虑,他们之间互为竞争对手……那几家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记录可不太好,和水果公司有不少的专利冲突。经过我们的劝说,更主要是便于云影就近参与管理,因此斯蒂夫的想法确实有所改变。”
“其实就我个人看,崇安确实还是有一些竞争力的。而且真的能将区域总部设在崇安,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定位都是很有好处的。从长远看,价值是要超过台岛和粤东的那些代工厂。”
面对这些人,司马表现的很谨慎,任何话说的都留有相当的余地。
“可毕竟大型代工企业可以产生大量的GDP和新就业机会啊。”海部长叹了口气说道,估计他脑子里还在转着那100亿美元……
可惜,他的话茬没人接。
尤其是连文博差点就一句“棒槌”冲出口了,他是长期搞经济出身,自然明白司马嘴里的这个地区总部的价值。代工厂是什么?“微笑曲线”的最底端,一个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除了对地方的就业有些帮助,对其他方面的帮助其实很有限。
更何况,真正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也基本由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据――有几个城市青年,能受得了那样严苛的工作环境。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行当一旦进入,是很难改弦更张的,未来的转型更是困难重重,仅仅是大量的从业人员,就能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各地对于外资的渴求简直到了有些疯狂的地步,GDP更是衡量一个班子能力水平的唯一指标。现在大家考虑更多的是,优化产业结构,以及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