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章.势力初成(中).三合一章节 (第1/3页)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谎言,它们看起来真实、美好、引人向往,但却如同水月般,本质上只是虚无。
就比如赵俊臣对德庆皇帝的诱惑之言。
赵俊臣制造的胰,固然要比皂角好用的多,成本也不比皂角更高,按照赵俊臣的估计,等扩大生产后,成本降下来,一块普通的胰,售价大约也就在半钱银左右。
半钱银,看起来不是很多,赵俊臣如今吃一顿早饭,花费的银都不止于此,这些年来的贪污受贿,银的数量更是以万两计,但实际上呢?
在潞安府的那段日里,赵俊臣也算是了解民生疾苦了,他很清楚,在这个时代,民间的生活成本低的可怕,普通百姓的平均花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也不过二两银左右罢了。
二两银,就算是最低档次的普通胰,也只能买四十块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百姓能买得起胰呢?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即使普通的皂角,在百姓眼都算是奢侈品了,百姓们日常所用的洗洁用品,或是自制的澡豆,或是连澡豆都用不起。
大明朝的百姓固然不下万万,但能够买得起胰的百姓,能有十分之一就算是不错了。
当然,赵俊臣对德庆皇帝所言,也不算假话,因为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百姓能买得起胰,那用胰赚来的银,依然会是一个天数字。
………
德庆皇帝不了解这些,他只关注国家大事,至于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属于“国家大事”之列,他只能依靠想当然来推测。
就如同许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会认为皇帝的生活可以奢侈到每天都能吃到猪肉一样,在德庆皇帝看来,老百姓就算再是生活疾苦,但至少每天都能吃上几顿白面馍馍吧?
所以,德庆皇帝被赵俊臣轻而易举的骗了,虽然面色依旧威严镇定,但恍惚的眼神,证明他已是在幻想着数千万百姓使用胰后,国库能增收多少银了。
摆在他面前的这些颜色形状各异的胰,此刻在德庆皇帝眼,仿佛是数不尽数的黄金白银。
皇帝也是爱财的,尤其是一个“穷皇帝”。
而另一边,在德庆皇帝了解了胰的神奇功效后,赵俊臣开始向德庆皇帝介绍各种胰的具体功效。
“陛下,刚才张德公公所使用的胰,名叫香胰,除垢能力远强于皂角不说,使用之后更有香气扑鼻,良久不散,造价不到二钱银,然而若是售卖的话,价格怕是不会低于半两银,也就是说,每块香胰,都能盈利三钱银。”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从幻想回过神来,皱眉道:“半两银,百姓们买得起吗?”
赵俊臣笑道:“这种香胰,本就不是卖给寻常百姓的,陛下您治国有方,如今四海升平,民间富者,不下万数,区区半两银,对他们而言只是小数。不过,考虑到普通百姓家财有限,臣亦是让人制造了另一种胰。”
说话间,赵俊臣把普通胰拿起,说道:“这种胰虽然没有香气,但制造简单,成本不到半钱银,正适合普通百姓使用。出售到民间,价格也绝不会高于一钱银,单块盈利虽低,但卖的量大,盈利亦是可观。”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恍然点头,面露满意之色,点了点头,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在德庆皇帝看来,这般售价,已是极低,民间百姓,“定然”是可以买得起了。
接着,赵俊臣拿起了“药胰”,继续解释道:“陛下,这块胰,名叫‘药胰’,是臣遍寻古方后,让工匠们特意为陛下制造的,内加入了数十味名贵药材,长期使用后,不仅能提神强体,更有延年益寿之奇效。陛下如今正值壮年,再有这药胰相助,相信更会龙马精神,岁月常驻。”
听到“药胰”的功效后,德庆皇帝果然精神一振,盯着赵俊臣手上的药胰,缓缓问道:“这块药胰,当真有此如此奇效?”
赵俊臣笑道:“臣如何敢蒙骗陛下,这块胰看似简单,但内加入了人参、何首乌、当归等多种滋补药材,不仅制造困难,造价更是不菲,又岂能没有丝毫效果。”
事实上,赵俊臣的这番话完全是在胡说八道,这“药胰”固然是赵俊臣造出来讨好德庆皇帝的,但说到底,只不过是在制造胰时简单的加入了许多名贵药材罢了,有没有延寿之功效,赵俊臣却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么做能讨好德庆皇帝也就是了。
果然,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很是高兴,笑道:“你倒是忠心,事事为朕考虑。”
赵俊臣却摇头,一脸认真的说道:“陛下过奖了,为陛下考虑,只是为人臣的本分罢了,既是本分,又哪里值得陛下如此赞誉?”
德庆皇帝听赵俊臣这么说,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没说什么,但看向赵俊臣的眼神,却更加满意了。
让人把几种胰送到面前,德庆皇帝拿在手里一一把玩,只觉得香胰形象讨喜,香味宜人,药胰色泽凝重,药味浓郁,对赵俊臣的介绍,不由信了。
而赵俊臣则继续说道:“依臣的看法,这些胰,大可交给户部专营专造,然后再交由各地指定商人专卖,如此一来,不仅每年能为户部增收不下百万两银,亦可避免朝廷与民间争利的情况发生,陛下您看如何?”
德庆皇帝沉吟片刻后,缓缓道:“你刚才说需要朕下几道旨意相助,指的就是户部专营转造的事情?”
赵俊臣点头道:“陛下睿智,臣的心思,总是瞒不过陛下。”
德庆皇帝听赵俊臣这么说,笑了一笑,却没有说话,也没有答复,只是沉吟不语。
见德庆皇帝这般模样,却迟迟没有回应自己的建议,赵俊臣心疑惑,思考片刻后,终于恍然。
在明朝初期,并没有国库、内库之分,朝廷之银,尽入内库,全是帝王私银,然而,朝廷开销、军费耗用、百官俸禄,皆是从内库支用,明朝皇帝们看着自己的私银如流水般支出,只觉得心疼不已。后来,到了正统时期,终于有了国库与内库之分,从那时候起,内库才真正成为了皇帝的私银,而朝廷的诸般开销,则是从国库支取。
然而,可笑的是,明朝皇帝们好不容易把国库与内库分开,却又开始眼红起了国库的银,明朝后期的历代皇帝们,几乎每一个都想把国库之银转入内库。
此次德庆皇帝南巡,至始至终都不愿动用内库之银,亦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