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小宝贝大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6章 小宝贝大历史 (第3/3页)

专门的容器制作,直到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一批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不但让中国人有了自己制作的鼻烟壶,更是开辟了一项新的工艺美术门类。

    最初,清宫造办处的鼻烟壶种类很多,其中有玻璃、珐琅、玉、牙雕和镶嵌,而壶盖和小勺也多由镀金制作或象牙雕雕刻。

    到了咸丰和同治后期,这种用贵重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渐渐稀少,改为了以玻璃和瓷器的用料制作。而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的出现在市场上,清末更是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内画鼻烟壶,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形成了一种精明的工艺品。

    关于内画鼻烟壶鼻的形成还有过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为人正直、清廉的小官要进京办事,并且希望以附和规定的正常手续办理。

    可当时的朝廷官员办事繁琐、效率低下,如果不进行贿赂的话,你的要紧事物恐怕要拖上很长的一段时间,进京后的小官没有钱财孝敬朝廷官员,而且因为所带盘缠用完,只能寄宿在了京城边上的一所破旧寺庙中。

    小官平时贪恋鼻烟,当他玻璃瓶中的鼻烟用完而无钱购买时,他便用烟签去掏鼻烟壶内壁上沾上的一点鼻烟享用。而他在刮蹭玻璃壶内壁时留下了许多的划痕,这个情况被寺庙很有心机的老和尚碰巧看到。

    和尚动了心思,开始通过各种东西在玻璃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通过不懈努力,他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水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便诞生了奇特的内画鼻烟壶。

    鼻烟壶的历史背景在郝坏脑海中一闪而过,但他对男子带来的这个鼻烟壶的材质却看不出个所以然。

    “怎么回事?扳指为什么没有给我提示?”

    郝坏有些纳闷,因为经过上一次的升级后,他就知道了“紫色龙眼”代表着初级鉴宝提示功能,也就是会给出东西的名称和年代,但具体价格是不会出现的,这估计要在以后升级中才会出现。

    郝坏以为扳指稍微一些才会给出提示,所以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而是将其递给了李墩儿,并小声问他道:“胖子,给你个炫耀本事的机会,看看这鼻烟壶,是什么材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