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谁也别想赶我走“ (第3/3页)
的评价标准,急忙道:“先生们,这里不是实验室,今天也不是工作时间,我们能不能换个话题?”
见高校长朝自己看来,章程不失时机地笑道:“聊聊今年的诺贝尔奖怎么样?我们不妨预测一下,看谁猜得准。”
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再有十来天就揭晓,而这也是科学界这段时间最关心的话题。
阿尔费罗夫教授一下子来了兴趣,跃跃欲试地说道:“先猜物理奖,不过猜之前要有点赌注,如果谁猜中了,没猜中的人就要轮流请一次客。”
在座的年薪没有低于100万港币的,请一次客实在算不上什么。他这个提议一下子获得了包括高校长在内的所有人赞同。
“我认为马丁-佩尔最有机会,他发现了t轻子。并对其的开创性研究,如果连他都不能获奖。那评委们的水平显然只能去教高中物理。”
阿尔费罗夫教授的话音刚落,阿布里科索夫教授便补充道:“马丁-佩尔的发现的确非常了不起,但据我所知,弗雷德里克-莱因斯也从事同样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
高校长记下名字,抬头问道:“教授,你呢?”
金兹堡教授脱口而出道:“我看好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不愧为大师,所预测的人选今年获不了奖,将来也能获奖。章程明知故问道:“是不是发现在氦-3里超流动性的那两位美国科学家?”
“是的,他们的发现和研究非常有价值。”
紧接着,众人又预测了一位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先驱性贡献的日本科学家,和一位对光学相干量子理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当预测到化学奖得主时,章程突然笑道:“先生们,我认为史密斯教授和穆利斯博士非常有希望,如果猜中了,史密斯教授和穆利斯博士显然要请两次客。”
在穆利斯博士看来。他只改善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并非那种打开“第一扇门”的人,而且在理论上也没有太多建树。顿时摇头道:“章,要说获奖,你们中任何一位都有资格。唯独我没有,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是啊。相比那些伟大的化学家,我们的那点成就实在算不上什么。”迈克尔-史密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与穆利斯博士一样。也不认为他有获奖资格。
章程放下杯子笑道:“您二位的成就是化学界公认的,如果我是评委,我肯定要奖颁给你们。”
对他们这些真正搞研究的人而言,能获奖当然好,那是对自己成就的一种肯定,获不了奖也没什么,人们不会因为他们没获奖而不尊重。
猜到最后,阿尔费罗夫教授突然笑道:“可惜我不是评委,不然给你们一人颁一个,还有我自己。”
“亲爱的阿尔费罗夫,你获的奖已经够多了,再给自己颁一个往哪儿放?”
“实验楼大厅,墙上不是还空一块吗?”
清水湾半岛总部太小,没地方放那些奖章奖杯,自章程、郭俊儒和沈心如把“洪堡奖”放到香江实验中心老实验楼大厅之后,包括高校长在内的所有人,不管谁获得什么奖都一股脑往那儿挂,其中不乏重量级的“沃尔夫”和“狄拉克”奖章。
没事就过去转转的史密斯教授乐了,忍不住笑道:“那面墙上就缺‘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这个主意不错。”
约翰-波普尔教授更是哈哈大笑道:“回头给殷打个电话,让他给我留个地方。”
阿尔费罗夫教授调侃道:“老伙计,给我留还差不多,你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留了也白留。”
老家伙们又相互开起玩笑,章程突然话锋一转:“各位,我很同意穆利斯博士刚才说的那番话,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在柏林洪堡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交流的郭教授、沈教授、蔡博士和陈博士在内,都有获得这一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资格。”
高校长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立马点头道:“这一点毫无疑问。”
“获奖是好事,但同时又让我有些担心,毕竟我们每个学科就这几个人,如果有哪位因为获奖而离开实验室,那整个研究中心就会陷入瘫痪。”
“章,我认为你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事不会发生,至少在我们当中不会发生。”
“是啊,我已经爱上这个地方了,就算过了合约期,你也别指望赶我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