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五章 没钱的富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五章 没钱的富豪 (第2/3页)

:“更关键的,美国遗产继承采取的是先征税再继承的规矩,继承者必须先缴纳现金税款,然后才能继承遗产。也就是说孩子们将来要是拿不出来足够的钱先交税,那我俩在美国的资产就会便宜美国政府。

    真的,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死后留下一座依山傍海的别墅,但是子女无力筹措税金,最后房子被收归公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又不可能把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套现并回来至香港,除非公司不打算以后在美国开展业务。”

    上亿美元说捐就捐,陈正淮怎么都无法理解,忍不住提醒道:“三儿,你赚点钱容易吗,这么大的事还是想清楚再说。况且你们还年轻,用不着这么早就考虑那些问题。”

    “有些问题是不能拖的。”

    章程笑道:“陈叔,您是不知道美国现在的个人所得税有多高,像我这样的每赚100美元,要有44美元交给美国政府。而每捐赠3美元,美国政府就会减免1美元甚至更多的税收,同时还会免去地产税的征缴。

    更重要的是,把钱捐出去只是慈善行为的一个开始,我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参与善款的管理,家族成员将来依然能够继续掌握财富的使用权。而为此设立的慈善基金,则相当于成立一个商业公司,虽然属于非营利组织。但和公司一样也可以经商,可以把经营的收入作为基金增值部分,可以把一部分用于各种开销。”

    陈正淮似懂非懂问:“是不是相当于把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

    “可以这么认为,因为我在美国的基金会成立后,资金会委托‘钻石资本’理财,并向的为公司、为实验室服务。不过资金的最终用途还是慈善公益,而我、夏遥和包括晴晴在内的孩子们,将来可以通过慈善年金、慈善余款信托基金等方式,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

    陈宝琳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道:“把钱先捐给你设立的基金会,然后再委托‘钻石资本’理财,再借给公司经营,一部分资金用于增值。一部分资金用于慈善公益。一小部分资金给你们全家人开工资?”

    “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

    章程探头看了一眼正在左太太店里“打工”的小章晴和马格达雷娜的儿子奥古斯特,不无得意地笑道:“我将来会像巴菲特一样,让孩子们参与慈善计划,通过慈善活动教孩子们如何管理财富,并向他们灌输慷慨给予的价值观念。

    既可以避税,又可以赢得名声,还可以保证孩子们一生衣食无忧,更可以通过基金会的约束机制。防止孩子们花天酒地,并通过基金会的慈善事业对他们进行品德熏陶,让他们成为道德高尚、举止文明、拥有地位的人,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孩子们将来有本事自己创业,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再不济也可以参与慈善事业,受人尊敬,不会好逸恶劳,夏遥非常支持这种财富处理方式。喝了一小口豆浆笑道:“卡内基曾说过,带着巨富死去。是一种耻辱!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 ‘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

    外国人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我俩想好了,一个人成立一个基金会,请专业人士打理那些个人资产。”

    太前卫了,一时半会陈正淮真有些难以接受。

    陈宝琳倒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个为子孙后代作想的好主意,想了想之后低声问:“那你们的基金会是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