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谁都不相信! (第3/3页)
不懂交通,能随便答应吗?于是他们推出了第二个人选。想让宝琳她爸担任江南路桥开发集团总经理。”
“如果陈叔再推。他们说不准会打丁叔的主意。”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根本躲不过去。毕竟项目是我们先提出来的,更不用说还要负责融资了。”
章程权衡了一番,毅然说道:“躲不过去那就不躲了,李总,如果你个人没意见,那就辞去现在的公司董事和执行副总裁职务,大大方方的出任江南路桥开发集团总经理。李先生已经帮我跟百勤富打过招呼,相关手续一注册就可以开始运作。争取年底前在相关创业板上市。”
主持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和一条高速公路,那可是能够名垂青史的,这样的机会不是谁都能有。而且这个总经理相当于官商,上司是两位省部级领导,助手是两位厅级干部,根本无需像担任nb电气(中国)公司总裁那样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中国公司的事务已经走上了正轨,继续呆在nb电气也帮不上什么忙,李晓山一口答应道:“既然你让我干,那我就试试,反正融资方面有鑫盛、nb银行和百勤富帮忙。工程方面有工程方面的专家,我只是起个协调作用。”
章程朝门外蹦蹦跳跳的小章晴笑了笑。放下茶杯说道:“万事开头难,这个协调工作没那么好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集团的内部事务,我看还是以许副省长为主。”
李晓山不无自嘲地笑道:“这倒是,毕竟桥是人家的,路也是人家的,我们只是帮着筹钱的,我这个总经理说白了就是个人质。”
章程站起身来,扶起被小章晴碰倒的椅子,回头笑道:“朱副总理治理整顿不是开玩笑的,谁碰他枪口上谁倒霉,要抓紧时间把生米煮成熟饭。你尽快上任,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等前期工作一完,nb银行就在香港和德国发行外币债券,先搞十来亿把征地款付了,让他想反悔都来不及。”
李晓山一愣,脱口而出道:“国内经济今年扭转不过来?”
“谢院长认为明年的通胀会比今年更厉害,这个车没那么容易刹住,虽然我们筹集的是外资,可一流入国内人行就要发行等值的人民币,毕竟这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单纯的设备采购。换句话说,高达几百亿人民币的路桥项目会进一步加剧通胀。”
“知道了,上任后我会尽快落实选址问题,省得夜长梦多。”
章程再次坐下身来,接着说道:“在国内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关系尺度在哪里,是一个费思量的问题。太近了,有可能随着问题官员的落马而一同倾覆;太远了,又不太符合中国国情,毕竟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李总,我请你答应他们的要求出任江南路桥集团总经理,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公司考虑。因为现在的布局离政府和政府官员太远了,为了公司的未来又只能维持现状,路桥集团总经理这个位置最好,不远不近,又属于第三方,能帮公司解决很多问题。”
李晓山不无担忧地说:“国内舆论对公司很不利啊,指责我们这个,批评那个,是不是适当地做点回应?”
章程摆了摆手,不屑一顾地笑道:“骂又骂不死人,甚至都影响不到正常业务,就当是在给我们做广告,由他们去。”
李晓山想了想又问道:“章程,九龙仓申请有线电视牌照,远东发展有意收购卫视中文台的事你有没有听说?昨天在总部吃午饭时,丹尼尔和吴总、许总他们讨论过bnb新闻网介入的可能性,毕竟我们有新闻业务。”
“吴总和许总怎么说的?”
“他们似乎对涉足香港传媒不感兴趣。”
布局很重要,nb电气虽然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香港公司,但在香港的主要投资都在研发上,并没有像李先生那样什么都插一脚。同时一直走得是国际化路线,将来不会出现从香港“撤资”的问题,更不会被港人们指责。
章程摸了摸鼻子,淡淡地说道:“他们不是不感兴趣,而是不想蹚这滩浑水。因为香港太小了,过多资产集中在这个狭窄的圈子里,处于同一种制度之下,垄断几乎是必然的。别看李先生现在非常受尊敬,但随着他在香港不断扩张,必然会与市场、与企业、与劳工产生冲突。他的资产所到之处,电信、股市、地产都会跟着天翻地覆。
政治上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吴总和许总担任过政府公职,能够预料到97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如果像李先生那样扩张,将来一方面要与资产源源不断的国企竞争,另一方面要面对垄断与苛刻劳工的指责,在股票市场上也会被监管部门严厉监管。
大鱼必须在大海里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在浅海很容易窒息。所以从长远看,早一点在国际布局,少一点在香港投资,才是明智之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