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年旅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年旅馆 (第3/3页)

里。”

    常书记特别让人留意过bnb新闻网的国际频道,令他倍感意外的是,这么大新闻bnb新闻网这个nb电气旗下的新闻机构居然连提都没提。

    刘思伟和章程到底有没有被蒙在鼓里他不知道,但李晓山这番话已经说明了nb电气在政治上的立场,尽管与顾先生关系不错,但走得完全是另一条路。

    总部搬迁是一件大事,也是刘思伟和章程避之不及的真正原因。

    陈正淮和丁爱国生怕他们处理不好,丁文明一进门问这问那,常书记在香港总部说得每一句话,他俩都要咀嚼半天。

    “……涉及今后五年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不高兴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才能保持与特区政府之间的关系。文明,你们不是每年都有捐款计划吗,可以考虑把今年的1000万捐给特区,看能不能修复一下关系。”

    丁爱国很赞同亲家这一提议,连连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回头跟吴总他们提提。”

    丁文明沉吟道:“建希望小学肯定不合适,毕竟有太多太多比特区更需要的地方,而且基金会那边也不会同意。”

    丁爱国不愧出过国,开过眼界,笑道:“用不着非得建希望小学,也不用从慈善基金会走,可以考虑捐建一个类似于国外青年旅社那样的公益设施,为前来特区创业的青年提供服务。这里消费那么高,建一个肯定会非常受欢迎。”

    “基金会的1000万不能少,这么一来只能增加慈善预算。”

    赚那么多钱,还这么小家子气,陈正淮狠瞪女婿一眼:“首长南巡,根本瞒不过香港媒体,小道消息满天飞,股市和期市都在涨,你别告诉我你们买的恒指期货没涨,不就是1000万吗,三儿肯定不会有意见。”

    捐点款章程肯定不会有意见,但丁文明还是摇头道:“我们的资金有大用,至少10月前一分不能动。”

    “捐建捐建,边捐边建,你又不是没搞过基建,应该知道是分期投入的。先作出个承诺,让市领导心里舒服点,等资金到位了再破土动工。再说这对公司也有好处,你想想,能来特区闯的都是些什么人,留下的会一辈子记nb电气的好。走了的,也会记住nb电气。”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丁文明乐了,抬头笑问道:“爸,那建好之后怎么运营呢?如果真像您说得那样,低成本运作,纯公益性,必然会影响到那些小旅馆的生意。如果收费高了,又会失去建设它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既然捐建,那产权就不会属于我们,很容易成为又一个政府招待所。”

    陈正淮沉思了片刻,突然笑道:“这些问题好解决,由实验室出现,让nb创业基金会与义工联合作搞。只要能跟科研沾上边,别人就不那么好插手。至于那些小旅馆,你根本无需担心,来特区的青年像走马灯似的,每天成千上万,能接待十分之一已经很不错了,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

    1000万不是个大数字,也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第二天一早,丁文明就让陈长河给章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征求他这个第一大股东的意见。

    正如陈正淮所预料的那样,求贤若渴的章程是举双手赞成。不仅同意捐建一家青年旅社,还要求越快越好,不要等到10月之后。

    对于李晓山正式转达的捐建意向,常书记被搞得啼笑皆非,指着桌面上的计划书笑问道:“李总,这算不算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常书记,您说哪儿去了,这跟总部搬迁没任何关系,完全是我们的工程师和实验室研发人员们的提议。住一晚小旅社几十块,吃一晚面十几块,在加盟nb电气前他们都经历过。他们运气好,找到工作留了下来。那些运气不好的呢,都被这么高的消费给赶回去了。”

    李晓山这番话,让常书记心里很不滋味儿。

    因为特区消费不是一点两点高,很多人才就因为承受不了这里的物价来转一圈就回去了。特区发展需要人才,可怎么才能留住人才,政府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行动。

    “市里出地,你们出资金,由义工联运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常书记回过头去,看着墙上的地图研究了一会,自言自语地说道:“离火车站、汽车站不能太远,不然交通不方便。嗯,今天下午正好开常委会,我在会上提一提。”(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