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烧冷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 烧冷灶 (第2/3页)

立马脱口而出道:“放心吧,亲爱的马格达雷娜,你为我们工作,不管谁支付薪水,你都是nb电气的人,所以你决不会失业的。”

    找工作不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更不容易。

    且不说像她这样的前斯塔西人员不受待见,就算柏林墙没倒,她干得也是伺候人的活儿。

    那些前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从不把她们当成“同志”,更不会当成“同事”,在他们眼里保镖跟仆人没什么区别。

    没有身份地位,没有尊严,甚至连薪水都只够糊口。

    正在河边看书的那位年轻老板和眼前这位东方女士则不然。从不把她当仆人看。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连后路都帮自己想好了。马格达雷娜感慨万千,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谢谢。”

    正说着,章程和弗朗克扛着渔具远远地往别墅走来。

    刚搬完东西的弗雷得力克快步迎了上去,边走边汇报道:“章先生,莫斯科时间上午10点20,沙特国家银行总裁艾哈迈德亲王的专机安全抵达克里米亚。苏联外交部和苏联外贸银行官员接待,这会儿应该已抵达福罗斯别墅。”

    别墅绝大数苏联人都有,但别墅与别墅是有区别的。

    苏共领导人都喜欢把别墅建在克里米亚。那里有一个集休养、工作于一体的庞大别墅群,苏共领导人经常在那里接待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以及来访的外国元首。

    但是,戈尔巴乔夫尤其他的夫人赖莎却不喜欢在那个别墅休养,于是苏共中央六年前决定为他这位新领袖建造一所新别墅。地址选在福罗斯村庄附近,由克格勃第九局承建,著名建筑设计师波利扬斯基院士设计。

    再苦不能苦领导,新别墅建设进展非常快。

    两千多名建造工程兵奋战在广阔的建筑工地上,其中包括克格勃内部的建筑队伍。很多建筑材料都是用运输机从国外运去的。比如意大利的大理石,德国的卫生洁具。

    戈尔巴乔夫密切关注着工程进度。但他只是看看照片和模型,夫人赖莎则经常去福罗斯别墅建筑工地现场视察。甚至多次强迫将已经建好的部分“宫殿”推倒重建,根本不管由此而产生的费用。

    建筑方案不停地增添新的、花钱很多的项目:夏季电影院、人工石洞、冬季花园、从主楼通向大海的升降梯等等。

    可以说过年的五年苏联有两大建筑工地:一是在切尔诺贝利修了一个盖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反应堆的石棺,另外一个就是在克里米亚萨雷奇海角附近,给戈尔巴乔夫修建的福罗斯别墅。

    无论是苏联领导人,还是西方国家领袖,此前都没有这样档次的别墅,只有齐奥塞斯库和他的妻子建的别墅比这个豪华。

    那里将会成为软禁他的“监狱”,正为方位直播一场政变的bnb新闻网显然需要第一手资料。

    所以按照章程提供的“情报”, 麦特布王子在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丹尼尔鼓动下,费了好大劲才把沙特援助委员会主席、国家银行总裁哈迈德亲王忽悠去了克里米亚,而不是之前的莫斯科。

    能在那里取景、拍几个镜头,无疑会让接下来的报道更震撼。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总统先生真急需那15亿美元援助,否则绝不会把自己的别墅借给外交部接待亲王殿下。”

    “可惜亲王殿下对援助并不那么感兴趣。”

    弗雷得力克笑了笑,一边陪着他往屋里走去,一边接着道:“章先生,丹尼尔总裁和王子殿下一致认为现阶段不宜开通太多频道,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德语区和海湾地区,毕竟卫视电视用户并没有那么多,同行转播又不可能带来太多收益。

    所以决定先设立bnb国际新闻、德语新闻、西班牙语新闻和阿拉伯语新闻四个频道。新闻立台,24小时不间断播报,追求及时、逼真与现场感。等有了足够影响力,以及招募到更多经验丰富的媒体人,再开通电影、体育、娱乐等频道。”

    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去干,章程不想外行指挥内行,一口同意道:“没问题,他们认为怎么合适就怎么干。”

    “事实上丹尼尔总裁已经这么干了。”

    弗雷得力指了指客厅里的电视机,笑道:“卫星天线已经连上了,明天下午试播,您可以在这里看到国际新闻台和德语新闻台。”

    章程有些意外:“这么快?”

    “国际新闻转播同行的,德国新闻转播一部分,自己制作一部分。虽然要支付一大笔转播费用,但对刚组建的bnb新闻网而言非常有必要。”

    观众是需要积累的。没有一个缓冲期。到时候就算你的新闻再及时、再全面也不一定有人看。

    章程这才反应过来。不禁摇头苦笑道:“隔行如隔山,如果让我干,bnb新闻网肯定会赔得血本无归。”

    “您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没时间去想。”

    弗雷得力不失时机地恭维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