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屋建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屋建瓴 (第1/3页)

    每次远行前都要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这次也不例外。

    最为难得的是,在科威特帮了整整半年忙的陈正淮回来了。前天抵达香港,而且乘坐得是nb航空试航的波音客机。

    又要接风,又要送行,别墅里忙成一团。

    田秋菊本就是个能干的女人,清炖大白菜都能做出洋白菜味儿。在海滨市人民医院时承蒙刚升任经贸部副司长的陈正淮多方照顾,女婿和女儿又要前往苏联,她不想再像以前一样坐在客厅里等着吃,于是和吴秀兰、顾红霞、许萍以及张兵的母亲吕倩芳一起张罗起晚饭。

    陈宝琳虽然与丁文明“青梅竹马”,丁陈两家关系也一直很不错,但耐不住丁家有钱,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自卑感。父亲来了,还升了官,她今天比谁都兴奋,抓着一本相册,鼎着个大肚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见人就让看她爸陈正淮在科威特与总理的合影。

    果然是总理,夏瑶很配合的流露出一脸崇拜,指着相片问:“宝琳姐,这位是谁啊?”

    “外交部新闻司吴司长。”

    昨天缠着她爸问了一个晚上,陈宝琳是如数家珍:“这两位是新h社和人m日报的记者,看这一张,科威特埃米尔,就是国家元首。这位是科威特首相,他身边是石油大臣。”

    都是大人物,可惜吴小莲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看完之后忍不住问:“夏瑶,你们真去苏联?”

    这不是一个临时决定。早在两个月前章程就说过。头一次出国。夏瑶有些激动。不无兴奋地确认道:“先去莫斯科,再去列宁格勒。”

    人家小两口明天就要走,陈宝琳似乎也意识到再显摆没什么意思,放下相册问:“什么时候回来,还等着吃你俩喜糖呢。”

    “章程说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回来,”夏瑶往吴小莲身边挪了挪,尽可能让她这位孕妇坐舒服点。

    吴小莲疑惑地问:“去这么长时间?”

    “列宁格勒大学邀请他去交流,而且他也想学俄语。”

    “公司呢。你们这么一走,公司怎么办?”

    “有姐夫,有吴总,有什么不放心的?”可以过真正的二人生活,夏瑶心里甜滋滋的。

    陈宝琳感觉很不可思议,托着下巴说:“去哪个国家不好,偏偏去苏联,你们没看电视吗,那里乱成一团!要什么没什么,据说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逼得没办法了,只能拿东西跟咱们换。前段时间才用飞机跟咱换了几百车皮日用品。”

    “是吗?”夏瑶明知故问道。

    “我骗你干嘛,连人m日报都报道了,”陈宝琳顿了顿,又补充道:“以前的‘倒爷’在国内倒买倒卖,现在都往苏联‘倒’,不信你去电子市场问问那些拿货的。”

    想起nb电气的第一桶金,曾经“代办”过特区通行证吴小莲不禁笑问道:“该不会是三儿手痒了,准备重操旧业吧?”

    “说什么呢,他哪有这个时间。”

    陈宝琳到底是当过电子事业部代经理的人,想了想之后摇头道:“公司发展到这一步,用不着去凑这个热闹。别看换飞机的事外面炒得沸沸扬扬,说句不中听的话,那种苏联飞机三儿还真看不上,要不nb航空能把那些德国白借给咱们的飞机转手就租出去?”

    “那他去干什么?”

    “一是去交流,二是公司在苏联有业务,”夏瑶微笑着解释道:“听他说nb工业制造前年就开始为苏联企业提供售后服务,只不过提供售后服务的公司名称一直没改,到现在还叫柏林工业总公司。”

    她们在楼下客厅聊,母亲们在厨房忙,陈正淮、丁爱国则和章程、刘思伟、丁文明一起坐在二楼谈聊天。

    “……巴尔甘油田的118号井是最后一口,火势不大,按照科方要求,我们把它留给了科威特消防队,并在井边举行扑灭仪式。那天上午9点,埃米尔、首相和萨巴赫副首相等政府高官都去了现场。军乐队奏科威特国歌,舞蹈家们跳民族舞。10点整,埃米尔下令灭火,没动用涡喷消防坦克,4个水炮就把火灭掉了。

    掌声、锣鼓声齐鸣,庆祝最后一口油井灭火成功。石油大臣哈姆德代表科政府向我们表示感谢。埃米尔会见我们五家所有灭火队员,集体合影,最后一辆卡车拉着一口被伊军破坏了的油井口从会场缓缓穿过,以示不要忘记过去。”

    陈正淮刚说完,丁爱国便打趣道:“三儿,这么有意义的仪式,人家邀请都不去,你架子也太大了。”

    “我倒是想去,可我有时间吗?我敢去吗?”

    “为什么不敢?”

    一个集油站重建工程用不着那么多人,油田大火灭完,就意味着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大半施工人员要打道回府。

    科威特重建才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