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拟荆棘当美酒,谁人有幸入清川(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自拟荆棘当美酒,谁人有幸入清川(六) (第3/3页)

勤政爱民朕是有这份自信的,但论雄韬武略恐远不及古之圣贤,秦皇汉武。”朱圭刚要回话,见纪昀跃跃欲试,便退了一步。

    纪昀道:“秦皇汉武自有武功,统一中原,平乱番邦,令人佩服。但若论文韬可与皇上难同日而语。”乾隆细想,纪昀所言虽有恭维之意,说得却也是实情,笑着点头。

    纪昀又道:“莫说秦皇汉武,即便是后来的唐宗宋祖也难及圣上英明。”乾隆乐道:“那元朝的成吉思汗开疆拓土,将中原版图扩大到无以复加之境地,总超过朕了吧。”纪昀道:“成吉思汗?只一个会射雕的猎民而已。”纪昀本想赞一下乾隆的骑射,却想到方才射虎的狼狈,便收了言语。

    乾隆道:“朕说不过你这个天一第一才子。以你这个迂腐书生看来,朕竟是天下第一帝王了?”纪昀道:“请恕臣迂腐,以臣之见,皇上大略雄才古今只能排在第三。”

    乾隆略微出奇道:“呦?朕上面还有两位,不知是哪两位明主圣贤?”纪昀道:“古今第一圣主,乃是我朝圣祖康熙爷。圣祖爷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驱罗莎、破准格尔。开启我大清万世难及盛世,可谓千古第一帝王。”

    乾隆笑得更美道:“自然,自然。圣祖爷自然是千古第一帝王,此言非虚。朕生平最为佩服的便是圣祖康熙爷,朕还是亲王的时候便已立下誓言,此生当以爷爷为榜样,延我大清盛世。只望苍天眷顾,让朕多活几年,让朕多干几件名垂千古的大事。”

    朱圭道:“以臣愚见,皇上龙体健硕,宅心仁厚,必有天恩垂怜,必能长命百岁。”乾隆道:“朕若有此幸,在位也绝不超过圣祖爷,他老人家在位六十一年,朕在位最多六十载。”乾隆又道:“纪晓岚你方才所说的千古第二帝王,想必是朕之皇考,雍正爷了?”

    纪昀道:“皇上圣明。”乾隆道:“那你便说一下,雍正爷怎的是千古第二的帝王?”纪昀道:“阿桂大人和朱圭大人都是侍奉过雍正爷的老臣,他们是领路过雍正爷的雄韬的,臣不敢在这两位大人面前卖弄。臣只说一句戏言罢了。雍正爷最大的功绩便是培养出古今圣明第三的乾隆爷。只此一项大公德,便可位居千古第二帝也。”

    乾隆面向朱圭道:“你瞧瞧这个纪晓岚,并竟是个迂腐书生,他怎知朕先考如何圣明果断。想朕先考,收青藏、外蒙于我大清版图,设置了军机处培养了阿桂、朱圭、英廉这些肱骨之臣。改土归流,耗羡归公。各个都是大气魄,大手笔。岂是你胡言因朕才排得千古第二帝王?”纪昀忙应:“是,是。”

    君臣说过闲话,阿桂正色道:“甘肃旱情,还望皇上重视。”刘墉道:“以史为镜,历代凡频繁灾祸而不得妥善处理之处,其民心最薄,最是动乱频发之地。”纪昀道:“灾情连连,民衣食难有着落,更无暇读书,恐耽误甘肃一省的人才培养。”朱圭道:“三位大人所言极是,望皇上重视。”

    阿桂道:“眼下即将入冬,赈灾之事恐要加紧,以救百姓水火。”乾隆连连点头,正襟道:“今日回去,你四人各自起草赈灾方略,明日早朝着重商议此事。这次朕要亲自主持赈灾。这样可是随了你们四个心意了?刘墉刚才说甘肃灾情不宜换巡抚,且听你言,此事你安排即可。”四位大臣笑道:“皇上圣明,乃苍生之福。”乾隆笑道:“朕得众爱卿辅佐,乃朕之福才是。”

    和珅因救驾有功,得皇帝赏赐他一晚新鲜鹿血,一只鹿腿。和珅拿着赏赐,一时舍不得享用。但他又一想,今日已在乾隆面前漏过脸,展示了能耐,想日后这般赏赐也不会少,便学李太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之气,将鹿血饮尽,大口享用鹿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