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初啼 (第2/3页)
。在屋里踱步。走回去坐下。拿起钢笔。写了几行。又丢下。
呆坐了一会儿。唐逸就将稿纸塞进了手包。拎起手包出了书房。台州宾馆的一号套房。厚厚的红的毯踩在上面没有一丝声音。家具装潢极为奢华。
唐逸出了房。敲响了隔壁的房门。不一会儿。常斌开了门。唐逸就道;“陪我出去走走。”
常斌自不会多问。忙披上外衣。跟着唐逸下楼。小武也早接到唐逸电话。在奥迪旁等着呢。
“唐。唐市长。”宾馆台阶上跑下来一个人。微胖。穿着黑西装。来到奥迪前。有些惶恐的道:“我是台州市公安局警卫科李卫国。您这是?”
唐逸就是一笑。挥挥手:“上车。”说着就钻进了奥迪。常斌跟着上了车。李科长无奈。只好上了前排副驾驶。回头说:“唐市长。您这是去?”
唐逸自不会难为他。笑道:“出去随便转转。有你们在。我放心。”
李科长这才松口气。在奥迪缓缓开动的同时他拿起对讲机说了几句。一辆黑色小车很快跟在了后面。
李科长又很小心的回头说:“唐市长。按照规定我要向市局领导汇报。”
唐逸点点头。李科长又拿起手机。打给了市局王局长。唐逸就对身边的常斌道:“给江书记和秦市长挂个电话。”常斌会意。拿出手机拨号。
奥迪很快驶出了台州市区。李科长想问唐市长去哪儿。但又怕问多了唐逸不耐。只好忍住。
很快公路两边就没了路灯。深邃的夜幕。远处村庄灯光星星点点。唐逸看着车窗外。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在唐逸示意下。奥迪拐入了一处下路土道。颠颠簸簸的行驶着。土道两旁。有绿油油的麦田。也有三三两两的白色大棚。
唐逸突然拍了拍小武的肩膀。小武就慢慢停了车。
不远处的田间水井。抽水泵发出嗡嗡的声音。白花花的水喷出。沿着沟渠流向田间。三三两两打着手电筒的人影晃动。是乡民正在给麦田浇水。
李科长忙介绍:“唐市长。这是浇水的设备。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打的井。通过水泵抽出的下水浇田。这几年虽然雨水足。但我们台州对比较浅、已经抽不出的下水的水井还是进行了深井处理。就是将井打的更深些。看来。现在派上用场了。”他虽然不大懂。讲解的倒是简单明了。
唐逸笑了笑。迈步走向了水井旁。常斌对李科长道:“唐市长在镇上工作过。比咱们懂的多。”李科长呆了一下。这位年青的市长。听说是红三代。也下过乡镇么?还以为是京城部委里喝着蜜水轻轻松松上来的。
“喂。你们是什么人?”看到有人靠近水井。一名打赤脚。光膀的男人走来。手电在几个人脸上晃了晃。刺眼的很。李科长皱了皱眉头。没说话。
常斌笑呵呵道:“我们是市里农业局的技术员。来看看抗旱情况。”
男人狐疑的看了看不远处土道上停着的两辆小车。瓮声瓮气道:“有什么好看的。别乱动啊。我们家好不容易排到泵。别捣乱!”说着回头喊:“小花。来看着水泵。别叫人乱动!”
“嗳!”拉着长长的甜音。一个小小的身影跑了过来。随即男人扛起锹向田间走去。
跑过来的是一名十三四的漂亮小女孩儿。裤脚挽的高高的。脚丫上全是泥。她警觉的看着唐逸几人。好像他们是来搞破坏的敌对分一样。
常斌就笑着问:“小妹妹。能给叔叔聊聊天吗?”
小花不说话。常斌就在小武耳边说了几句什么。小武跑回奥迪。从车上拿了几罐饮料。又跑回来递给小花。说:“小妹妹。喝汽水。”
小花没有接。跑开两步。蹲在水泵旁的沟渠上玩水。常斌尴尬的一笑:“市长。小丫头挺有意思。”
唐逸点点头。说:“走吧。”刚刚转身。后面就有人叫。“是农业局的同志?”唐逸几人转身。就见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来。边走边用背心擦拭额头的汗水。
唐逸迎上去伸出手。微笑道:“老人家。辛苦了!”老人忙道“不辛苦不辛苦”。一边和唐逸握了握手。说:“你们才辛苦。这么晚了还要下乡。听我们家老大说了。刚才顶了你们几句。别往心里去。天旱。心里都憋着火。”
唐逸就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叫商庆国。曾经担任过村里的大队书记。谈吐倒也的体。小武递给老人和小花饮料。老人忙叫孙女说谢谢。小花这才接了。
和老人聊了会旱情。听到老人说现在水井基本够用。只是每家每户要排队“打夜战”浇水时。唐逸就点点头。
常斌突然插话道:“你们这是于陀镇。那应该离于陀水库不远吧?”
唐逸就笑:“这里也有水库?”
“是一座村属小型水库。我看到过它的资料。”常斌说着话。见唐逸微笑看着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功课没白做。
“但资料上说。于陀应该是有近千亩水田栽植水稻的。为什么没了呢?”常斌疑惑的看着田间。
老人就叹口气。“那是老早的事儿了。自从几年前水库承包出去养鸭。水田就变成了天水田。别说水稻了。看看。现在这么旱。水库都没有供水。因为他们早就不蓄水了!”又盯着常斌道:“你们啊。应该向上面反映反映。水库承包出去。一年村里能拿几千块。但误了多少农活。这个帐不是那么个算法!”
常斌忙握着老人手道:“放心吧。我们会向上级部门反应。”
唐逸看着不远处的白色大棚问:“现在大棚受益应该不错吧?老人家。你们为什么没有蒙大棚呢?”
老人叹口气道:“一亩大棚要一万多的垫本。头一年又收不回来本儿。咱们庄稼人。有几个一万啊?我们家老三也老大不小了。攒点钱。还要盖新房呢。现在农村结婚也讲究。女方都要北京坪。也要好几万啊。”说起这些。老人额头的皱纹好像更加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