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督查室 (第2/3页)
。周凯作完检讨后。秘书就将道歉信的复印件分发给在座的干部们。
翻看着言辞恳切、几乎承担了全部责任的道歉信。蔡国平就有些不解。这封信真的送到郭博手里。如果郭博公开的话。那周凯这个污点就再洗不干净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掘墓么?
但蔡国平只是叹口气道:“看来凯同志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封信写的好啊。体现了一位**人的胸怀。大家都说说。对这封信怎么看?”
会议室里沉寂了一会儿。王丽珍第一个发言。“我认为凯市长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做法并不能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使情况更复杂化。我想凯同志忘了实事求是的四字方针。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凯同志是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但现在不是二十年前。我们这个会议也不是批斗会。开这个会。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吗?本来很偶然的一件事。无限上纲上线。这对凯同志不公平。对郭博同志同样不公平。”
“对郭博同志。我深表同情。但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抹杀司法机关在这件案的努力。是。当时凯市长发过火。催促过办案人员。但他是受害者家属。这是人之常情。只是因为他的另一重身份使的他的话就被赋予了其它意味。但纪委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办案人员并没有受到凯市长的话的影响。从拘捕到起诉再到审判。都符合法定程序。而且郭博当时确实没有时间证人嘛。如果说办案有失误。那就是我们的法律有漏洞。这个责任是很复杂的。不能简单的推给某一个人。”
王丽珍又转向周凯。“凯市长。我知道你内疚。但内疚不代表你就可以感情用事。你这封道歉信。你的检讨。所下的结论对当初办案的同志是不公平的。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不认同你的作法。”
蔡国平皱起了眉头。喝茶水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曾庆明也跟着表示。这封道歉信确实很不妥当。他同样不赞成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受害人的歉疚。
眼见周凯太过“深刻”使的风向可能发生变化。蔡国平就盖上茶杯盖。“当”一声脆脆的低响。大家就都知道蔡书记要发言了。
蔡国平有力的挥挥手。“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上报省委。纪委的调查报告和凯同志的检讨书。交给省委处理。”
崔敬群第一个表示支持。无缘无故被传他带着亲戚进京告蔡国平的状。一向沉稳的崔敬群也有些坐不住了。急于修复和蔡国平之间的关系。只是蔡国平这人想的太多。太敏感。崔敬群也不知道自己的表态是不是会使的他更加误会自己在背后搞过小动作。
没人提出异议。这项讨论就算结束。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虽然是为了批判周凯。但又绝对不会开成批判周凯。市委办公厅准备了几项比较重要的议题。例如宣传部和央视、省台、市台即将联合发起的迎接世博会的大型综艺晚会。预算超千万。而宣传部部长张强去北京开会了。黄琳代表他介绍了一下大型综艺晚会的构想。第一次坐在椭圆会议桌旁。温雅的黄琳语声清脆。如甘美的山泉。流淌在会议室。愉悦着在座的干部们。大家心里都感慨。同样是女干部。怎么就差这么多呢?
也不知道推黄琳出来是不是为了使的这项预算能顺利通过。但效果立竿见影。和唐逸亲近的常委都表态支持这项提案。
接下来。市委秘书长周学森提出了将市委督查室升格为副厅级机构的提议。黄向东首先表态支持。他更提到现在很多兄弟省市的督查室都是挂市委市政府两块牌。一套人马。央提倡精简机构。在省委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黄海机构之臃肿就受到了批评。是以他提议趁市委督查室升格的时机将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察室进行重组合并。
听了黄向东的发言。蔡国平笑着道:“这个提议不错。精兵强将嘛。以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由市委副秘书长担任。进一步加强党的督查工作。要预防为主嘛。将错误扼杀在摇篮。不能等铸下大错。劳动曾书记出马。”微笑对曾庆明道:“庆明书记。督查工作搞的好。你就要清闲喽。”
曾庆明道:“我求之不的。纪委干部天天喝西北风。我最高
大家都笑起来。蔡国平就问唐逸:“市长。你看行的通不?”
唐逸知道。蔡国平是想提拔市委督查室主任郝明辉。合并了两个督查室。自然是郝明辉出任主任。顺理成章提拔为市委副秘书长。最近一段日。郝明辉为蔡国平出力不少。尤其是周凯这件事上。更是市委督查室做起了急先锋的角色。打了唐逸一个措手不及。
但现在的情况。也由不的唐逸反对。虽然蔡国平属于突然袭击。没有通过编制委员会。但很明显他取的了黄向东、崔敬群等人的支持。自己硬要反对。常委会同样能通过。而且。这项提议本身就是符合央省委一贯的件精神。
唐逸就点点头。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散会的时候。唐逸接到了王露的电话。她轻笑道:“谢谢市长又帮了我一次。我请你吃个饭吧。叫上小璐。”
唐逸可不想通过王露影响自己和小璐的关系。婉拒道:“吃饭可以。就不要叫小璐了。”
王露笑着说好。司法厅下。给予黄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凯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黄海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斌行政警告处分。给予黄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谢长存行政警告处分。四年前。谢长存是督办该案的副检察长。刘斌是审理该案的审判官。
郭博获的了国家赔偿二十万元。黄海市民政部门帮其落实了工作待遇问题。
唐逸知道。这届的黄海班变动频繁。是以从省委到央。已经厌烦了黄海的内斗。而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