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三) (第2/3页)

,立刻就在国监掀起了轩然大波,太学生们对气学的态度就变了。

    与宗泽交情比较好的一群同学,现在最喜爱也最欣赏的就是韩冈新近针对华夷之辨的一干理论。作为气学圭臬的横渠四句教的为万世开太平一句,不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有了切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目标和方向也都从衍生出来。

    “那些蛮夷,空占了那么多土地,却只知刀耕火种。换了我国之人,开沟洫、辟田地,再差的地也能种出粮食来。”

    “想想幽燕十州,到现在才多少人口,如果换做我国据有此地,又能安置多少人口?”

    “浪费啊。那么好的地,那么大的平原,却给北虏拿来做牧场。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再说南方。南征平交之前,广西才有多少出产。现在呢,每年的粮食都有百万石。”

    “岭外之地,出了州城,就是蛮夷的地盘了。想想吧,几十万、多不过百万的蛮夷,占了两路之地。只看官军南征灭交趾之后,两广的出产多了多少,就知道过去浪费的究竟有多少。”

    “最好的办法还是改土归流。”

    宗泽微笑的看着同学们的高谈阔论。

    宗泽也挺喜欢横渠四句教的气势,也认同韩冈对自然万物的看法,以及蛮夷、华夏的区分。尽管最后终究是要从四方蛮夷手夺取土地,但必先‘老吾老’、‘幼吾幼’,方能‘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不能提供足够的土地耕耘种植,死的就会是华夏民,或是在襁褓里就溺死,或是在成人后,遇上灾异而饿死、病死。如果想要华夏民能够安心的生活,就必须要将蛮夷手的那些土地给夺取、并开发出来。

    虽然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真要计较起来,也可以把韩冈鼓吹的对外扩张一起算进去,与华夷之辨正好相冲,可谓是作茧自缚。但感觉上,韩冈的确是将世情给说透了。

    就像现在的国监,两千外舍争夺三百个内舍名额,而三百个内舍生则要去争夺一百个上舍生的空缺。而且上舍生要得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加上不进则退的一批人,每年空出来的上舍生的位置,也没有超过二十个。这样的竞争叫做什么?正是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的就要被淘汰掉。太过于符合现实,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印证的例,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国监的师生‘于我心有戚戚焉’。

    现如今韩冈在国监有许多支持者。都是年轻人,都是满腔抱负,都是亲眼见证国家从衰微转向强盛,也都羡慕着韩冈、章惇、吕惠卿等年轻一辈的功业和际遇。

    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会选择保守内敛的旧党。新党,则在国家扩张上,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论为根基。而韩冈的华夷之辨的新解,却是给了朝廷一个名正言顺开疆拓土的道德基础和必要理由。

    华夏不是蛮夷。

    如果是蛮夷,只要有一个名气大的酋首振臂高呼,我们要去抢汉人,那么多丝绢、女人都是我们的,立马就能拉起几千上万的人马。而国要征伐四方,必须要名正言顺,或吊民伐罪,或征讨不臣,总之,要有一个大义的名分。

    韩冈所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