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4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46) (第2/3页)

打交道很麻烦,尤其是加印,总是推三阻四。难道还要为夫专门去跑一趟?”

    严素心zhdào,这肯定又是门户之见,她愤愤不平:“国监又不是他们一家的!凭shme不给加印!”

    “就是这个道理啊,凭shme不给加印!”韩冈哼哼了两声,“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让他一世不痛快。日后有的是机会!”

    严素心吓了一跳,手停了下来。韩冈这般杀气腾腾的说话,实在是很吓人。但俯身看过去,丈夫的脸上却带着笑,却是在开玩笑的样。

    韩冈的确是在开玩笑,不过亲自走一趟的事,也没必要喊打喊杀。面这东西,太讲究了也没shme好处。

    说起版本,还是国监印书的质量最好。韩冈还想编纂一套丛书,更加浅近易懂,贴近百姓。要是能由国监印刷,再低价发售就最好了。

    在前世,他曾经有过一套红黑书皮,总共十几二十册的科普书籍,伴随了他的前身渡过了童年的时光。韩冈正打算模仿那套丛书,用最浅显的字,来解释自然万物的林林总总。

    但这也是以后的事了,也不kěnéng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事情是要一步步来的。

    次日。

    杨从先上殿陛辞,金悌也同上殿。

    太上皇后一番勉励,赐了金银,回了国书。

    然后诏命杨从先护送金悌回国。

    在登州成立水军将,将个禁军、厢军的水军指挥合而为一,共同听命于新任京东东路钤辖、水军第一将正将杨从先的指挥。

    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朝廷终于对辽国入寇高丽有了反应。

    老成持重的朝臣觉得刚刚结束了对辽战争,正是要休养生息的shhou,贸贸然做出攻击的姿态,万一辽人撕毁好不rongy才签订的和约怎么办?而一干年轻气盛的臣,则认为朝廷早就该这么做了,干脆趁辽国重兵云集高丽的shhou,从背后给辽国再来一下。

    同在殿上的韩冈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传闻,辽国之所以会转向其他方向开拓,正是韩冈祸水东引的计谋。可众目所致,韩冈却像是没事人一般,尽他的责任在西府班站得四平八稳。

    辽军的主力在京道休养,就在燕山北侧,一旦官军北上,立刻就能南下。除了几个shme都不懂、只zhdào写诗喊口号的官员,绝大多数朝臣都mngbá,现在根本就不是进攻的时机。

    现在宋辽双方都是攻不足、守有余,河北的千里塘泊,河东的崇山峻岭,以及陕西北部的莽莽荒原,在地理上就yjng遏阻了辽军骑兵的侵袭,加上精兵强将的守御,大宋国境线稳如泰山。反过来,宋军ruguo想北上攻辽,钱粮是最大的问题。同时深入辽境越远,背后的空隙就越大,在双方国力差距到一定程度之前,贸然北进是最不靠谱的选择。

    朝会很快就结束了。韩冈并méyou跟着两府一起前往崇政殿,而是回到宣徽院衙门。

    除非有大事,否则也不会往崇政殿那边去了,就是给天赵煦上课的事,也必须再等一段shjān。

    天登基新近登基,诸事繁芜,须得消停一阵,才会重新开课。而且资善堂是专门负责皇们的教育,王安石、韩冈和程颢等东宫教授,都需要转任为负责给皇帝讲课的经筵官。还有原来的一些东宫官,也都要另授他职。

    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将今天的公事给处理了,韩冈丢下笔,靠在椅背上,yjngméyou事情可做了。

    一边喝着茶,一边盘算着,明天就把《自然》的稿件一起带来,免得浪费shjān。还有本草纲目编修局,也应该尽快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