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5) (第2/3页)

,韩冈还会请辞,两府给出的压力可想而知,不会有商量的余地,至于苏颂,是两府主动示好,并非交换;唯有早就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的两府人才清楚,韩冈根本就是在无人逼迫的情况下主动辞官的,王安石的辞官是自责,苏颂的位置则是韩冈拉下吕惠卿的回报;而章惇最为了解,韩冈辞官是为了他心更重要的目标,官位并不放在他的眼,这是其他宰辅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无不认为是借口,最多也只是认为是很小的一部分理由。

    猜测终究只是猜测,外人的议论,无论如何都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也只是图个口舌痛快罢了,大多数人都与这云霄上的变动牵扯不上任何关系。

    也只有到了章惇这个等级,方才是息息相关。王安石和韩冈相继辞官,短时间内不会再入朝堂。西府之,薛向的发言权远小于章惇,进来一个不好权位的苏颂,总比喜欢争权夺利的同僚要强。

    章惇想着,跨马进入了皇城之。

    ………………赵煦正面安坐,向皇后在侧后垂下一道帘幕。

    王安石不在,韩冈不在,崇政殿的人数比之前变少了,不过马上就要多了一个苏颂。

    对苏颂代替韩冈进入西府,向皇后很有些看法。

    向皇后接触过苏颂,但次数不多,有些了解,却也不能算是深入。苏颂的才学,她是知道的。是朝数得着的饱学之士,学问偏近气学,故而跟韩冈走得甚近。曾经担任过权知开封府,好象是因为断错了案而不得不辞官。

    两府宰执们能同意他入西府,肯定不会一进来就要大展拳脚的性,多是如同薛向一样,在许多事情上保持沉默,只管着自己的一摊。只是朝堂上不是养老的地方,苏颂能不能顶替得了韩冈,那还要看他进了西府后的表现。

    不论是什么缘故,年纪轻轻就能身登两府,总是有能力的,不可能只靠机缘或关系。眼下的吕惠卿、章惇、韩冈就是最好的例,再往前,韩琦、寇准同样都是明证。坐上宰执的时候越是年轻,能力当然就越强。苏颂的年纪太大了,现在才被韩冈推荐上来,纵有才学,但治术肯定就不行了。肯定是比不上韩冈。

    但看在韩冈的面上,也只能忍耐下来。

    第一件事,永兴军路提刑使司奏论吕惠卿之弟升卿不法事。

    向皇后将奏章拿出来向宰辅们征询意见,然后蔡确就出来开始发表看法。

    向皇后冷淡的听着蔡确的‘意见’。心无聊的甚至觉得可笑。

    这是预定的计划。

    两府的职位并没有任期的说法,但凡离开的宰辅,都是主动请辞。如果不主动,就设法让他‘主动’。

    郭逵好办,暗示两句,就会立刻递上辞表。而吕惠卿就有些难办,他在陕西是有功无罪。

    所以就必须弹劾一下,否则就不方便将吕惠卿请出两府。除非吕惠卿像王安石和韩冈一样主动辞职,否则就只会是一封弹章开头,设法让其主动请辞。

    没有哪位官员是干净的,就是本身没有问题,身边的人一样找得出来。看的只是需不需要。

    如果有人事后为其叫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