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4) (第3/3页)

了。哪有时间与自己相争?吕惠卿一起回来的话,韩冈更是没空了。

    这段时间以来,章惇和章楶一直都有联系,与韩冈同样没断过书信往来。只是韩冈既然并没有写信来明着求助,章惇也乐得不去招惹是非。暂且看着,等时机到了再出手不迟。

    “那是什么事?”

    章惇抽一份报纸,就是之前他让儿找出来的那一份,指着上面的图表:“望之,你看到这个了吗?”

    吕嘉问瞟了一眼,“这不是平章说要彻查的吗?!可要是查出来就见鬼了。”他嘿的冷笑一声,“真想要不漏消息于外,先把石得一那阉竖杀了再说。”

    皇城司和两大报社交换消息的事,在上层并不是秘密。章惇知道,吕嘉问也知道。

    “杀了他也不管用。换个人来做,一样少不了要借重两家报社的耳目。两家报社也是,有皇城司通消息,现在世间都说他们是为民喉舌了。”

    “为民喉舌?”吕嘉问失声笑了起来,“台谏也是自诩为民喉舌呢。这让两家怎么不打架?……一路货色!”

    “谁说不是?”

    两人都是被台谏盯着咬过的,对乌台的成见根深蒂固了。

    御史们喜欢拿着百姓为自己张声势,弹劾时动不动就说百姓皆怨,民生困苦,朝廷用人之误一至于斯。这样的台谏官,要说十成十,倒是有点绝对了,可要说是成如此,那绝不是冤枉人。

    绝大多数的御史,只有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上,才会有为百姓说话。比如名声、人望或者是成就感,又或是为了后台而上书。这还是好的。毕竟是有了好结果。

    而更多的情况是打着为民说话的幌,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样的情况下,为民喉舌的姿态也只是一个伪装,实际上连个好结果也没有。

    那等行事允平正、不为私心而上本的御史,章惇没见过,吕嘉问也没见过。

    “望之你可知以两大报社势力之广,背后的京城贵胄富户几乎又都合在一处,还能与皇城司暗通款曲。一篇章百姓看得见,士林看得见,朝廷看得见,宫也能看得见。如此声势,却在御史台前低头认输?”

    “能不低头吗?那可是御史台!”

    “没错,因为是御史台!因为他们怕!从骨里怕!”

    两家报社的后台都是明摆着的,宗室、外戚、勋旧还有富商。他们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其实很低。就算其有王公侯伯,有陶朱猗顿,也比不上一名御史说话的分量。

    谁敢试一试诏狱之威?名满天下如苏轼,一封弹章便让他在狱蹲了小半年。两大会社的会员们个个身娇肉贵,谁会愿意招惹乌台的那群咬住就不松口的疯狗。

    当年变法的时候闹起来,是因为夺了他们的财路。尤其是市易法施行,吕嘉问主管在京市易务,也不知有多少家国戚勋贵扎了他的草人。但现在有了新的财路,哪个还不去好好享受,去闹个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