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21) (第2/3页)
宋用臣退下去了。向皇后仍是面如寒霜,犹自怏怏不快。喝了一口饮,稍稍压住了心头火,又想起了在殿上的事。随即点起了勾当皇城司的石得一:“石得一,王正现在在哪里?”
石得一道:“王观察现在应该在会通门那边。”
“速去找他过来!”向皇后有事要问问王正。
王正正在禁宫城的南大门会通门处镇守。
这些天来,他身为带御器械,与三衙几位太尉配合着一同谨守宫掖。仗着不弱的名声和观察使一级的地位,让手底下的班直和禁军一个个老老实实,没有起来闹事。
此时朝会上交锋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局势将会由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到了这一步也算是看得分明了。
所以当一名小黄门带着皇后懿旨来传召的时候,他便气定神闲的起身,然后又脚步轻快的往福宁殿处赶过去。
能跟垂帘的皇后多接触,是王正梦寐以求的事。可惜他官品已高,不方便常留于宫。
内侍的官阶在升到从八品的内东头供奉官之后,便到了顶。之后想要再往上升,只能转入武官序列——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开国以来内侍往往能名正言顺的领兵上阵的法律依据。
不过由此一来,控制内侍升迁的权力,便转入了政事堂和枢密院的手。所以本朝的内侍不能为患的缘故便在此处——地位不高时,可以由宫掌控,可地位一旦升格,便要受外廷牵制——这也是为了避免唐时阉人废立天的局面。
王正都已经是正任的观察使,若是现在就死了,越两级追授节度使都有一半的可能。自然,王正肯定不会拿性命去换一个节度使,他还想安安然然享受荣华富贵。当日后再有战事,他这位内侍的第一名将,也肯定是要为君分忧的。
只不过一朝天一朝臣,当有心进取的天风病倒之后,他这个以知兵闻名朝野的内宦名将,能不能得到皇后的认同,其实是很难说的一件事。要是皇后厌武喜,治事保守,那他可就全无用武之地了,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去期待日后太秉政会改回当今天的作风。
快步来到了福宁殿,皇后就在外殿的御书房里翻看着奏章。
除了人不同以外,御书房的摆设,都是王正旧日所熟悉的一切……其实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御桌旁的白屏风,已经添了一块新的。旧的屏风上,大半幅面已写满了人名,有百十人之多——这些全都是赵顼看好,准备任用的低品臣僚,除了福宁殿书房这里,崇政殿那边还有一面。而新的屏风上,则只有寥寥数人的姓名。
出乎王正的意料,向皇后的召唤却是针对当年的开拓横山和广锐叛乱:“……记得王正你当年是奉旨去的陕西,那时的情况,多多少少应该还知道一些吧?”
王正虽惊讶,但也不慌不忙。蔡确拿着当棍棒敲打司马光的那段旧事,方才他也回忆了起来。他慢慢的组织语言:“微臣的确就在陕西。当其时,庆州兵变,关动荡。故微臣奉官家之命,赶往延州宣诏,召回罗兀城的精锐去平叛。而韩学士,当时受宣抚陕西、河东两路的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