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 (第3/3页)

而不是格书致知,那是因为书多有错谬,要求于真,本于实。腐草化萤乃是《礼记》的错谬之处。小戴四十篇,其多有伪传,由此可证。其《周礼》并称三礼,更是大错特错。”

    圣人是不会错的,那么一旦章错的,肯定就不是出自圣人的传授――虽然这条逻辑链,其大前提从本质上是错的,但在眼下的这个时代,圣人永远正确,却是人人信之不移的事实。

    《小戴礼记》四十篇有礼制、礼仪,并解释仪礼,记录孔和弟等的问答。戴圣做的,仅仅是编纂。而他编纂的四十篇,哪些是真,那些是伪,其实是难以分辨。当东汉大儒郑玄为其做了注解之后,《礼记》的真伪便无人去怀疑了,在唐时更是被列入经,直到韩冈出现。

    韩冈盯着苏颂的手。苏颂正下意识的转动着手上的玻璃瓶,透明的瓶咕噜咕噜的打着转,折射出来的火光,不停地晃动。以重礼守礼的儒门人的标准,这样失态的行为,是不应该有的。苏颂的心在动摇,韩冈编纂医典,也许就是为了将所有经书与草木土石鸟兽有关的篇章,拿出来考证一番,以验明真伪。

    “以韩冈一点愚见,《礼记》之,也就《大学》、《庸》等数篇,得了圣人本意。”

    这是要将《礼记》从经踢出去啊!苏颂的手一紧,死死攥住了并不算大的瓶。他从韩冈的话,甚至隐隐听出他有打算将《礼记》从经史集四部之的经部给剔除出去。……‘原来,这才是他的目的。’

    韩冈双眉轻挑,这就是自然科学在经学上的作用!

    他在向苏颂解说着个人见解的时候,心隐隐藏着一分激动。不论是儒家还是佛家、道家,甚至是西方的神学,都不可能与天地自然分割开来,避免不了的要对自然界的现象描述、总结,解释和加以说明,这是必不可少的根基。

    但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引,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时避免不了的会有诸多谬误,所以在后世的西方,科学能划破世纪的黑暗,也就在情理之。而眼下,韩冈一步步的将经学的画皮撕开,驳斥过往的释义,甚至是抢占解释权,当然也并非难事。

    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跟专家辩论。反过来说,想要辩论获胜,就要将话题引入自己熟悉而对手不熟悉的领域。早在韩冈开始抢夺格物致知的诠释权的时候开始,他便是这么去做,至今没有改变,也不会去改变。

    当韩冈能将名列儒门经之一的经典都进退由心,那么他在儒门的地位将不言而喻,气学在儒学的地位也将自然而然的确立,无可动摇。

    苏颂抬眼看着韩冈,温润醇和的眼眸,却闪着坚定如石、无可动摇的光芒。这样的年轻人啊,难怪他对天的压制根本毫不在意,区区爵禄,又岂能约束得了一心放在学问上的儒者。

    大概韩冈是以配飨庙为目的吧,以功臣配飨太庙,并不是一项能吸引所有人的光荣。引导后人,传习大道,或许才是最诱人的荣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