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上) (第3/3页)
套宅院,韩冈的面加上张载的盛名在其占了大半
州桥外张载的家,进进出出的都是士林人外院全是人,基本上都曾经聆听过张载的多次宣讲,是他在京城收到的学生而内院,有十几名登堂入室的弟守候着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敬慕他声望和学问的官员,这些天来陆陆续续的也有几百上千上门来探望的
这两年国监无名儒主持,而张载却是声望正隆,在京弟甚多虽然他在崇馆和太常礼院都有职位,但他日常精力和时间投注的地方,还是讲学宣讲关学为主体的经义,同时也包括韩冈在格物致知上所总结出来的学问
从熙宁八年到熙宁十年,两年多的时间,张载在京教授的弟以千百计,而关学一脉对于经义大道的阐述,也逐渐深入人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作为关学一脉的根本经义,甚至京城普通百姓,都能说个一二来而天据说对这四句话也很赞赏,甚至亲笔在集英殿的素色屏风上写了下来
王旁将带来探病的礼物让张家的人收下,进去探视了一下张载差不多已经是进入了弥留之际,妻儿皆在身边,一干得意门生在旁守着
张载传道授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教授过的弟数以千计,但真正得他看重的并不多,也就寥寥十来人而已人数虽少,却也足以传衣钵吕大忠、苏昞、吕大临这样的得意门生就守在他的身边
病痛的折磨下,张载已经瘦脱了形,脸上一片由疾病引起的潮红,呼吸时喉间带着嘶声,甚至许多时候都感觉着他好像连话都不能说,根本都喘不上气来,仿佛溺了水一般
吕大临看着呼吸艰难的老师,难过的转过身,不忍再看下去
到了最后的时刻,张载的意识反而愈加的清醒,平生的经历在眼前一一闪过
幼年时,随母扶亡父灵柩出蜀,因无钱回返开封乡里,最后停在了半道上的横渠镇自此以后,他便与横渠和关紧紧联系在一起读书习,娶妻生,被范仲淹所勉励,自此钻研经义大道,考上了进士,又回到关讲学,直到如今,门生遍及天下
回想此生,未有虚度,也可去见范正了
睁开眼睛,望着房
“进伯、季明、与叔……”张载是一个个叫着房他最亲近的弟们吕大忠等人都立刻凑前了上来
“差不多到时候了”张载低声说着,
众人闻言都是一震,有几个都不禁落了泪下来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当记着这句话,生死有常,切勿做小儿女态”张载挣扎的要坐起来,连忙就有人扶上去
“我要沐浴衣”张载临终不乱,依然谨守着儒门的礼仪
房一下就忙碌起来张载望着朝南开的窗户,没能在最后一刻,与得意弟见上一面,张载有些遗憾若说日后能光大关学门楣的弟,韩冈必然是其一人
“只可惜玉昆不在”他低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