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方述平也爱草兰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6章 方述平也爱草兰子 (第3/3页)

。田里的活计也懒得问。像约好了似的,一个也没有到田里去看看小麦。有什么好看的,一望无际,不是雪白就是麦绿,河水倒反而变成了黑的。反正麦子经得往冻,蒲塘里人心里有底。后来大雪一来,蒲塘里人更安心了,好了,有了雪当被子了,小麦更没问题了。瑞雪兆丰年,明年不愁收成了。要是春天下这样的雪,那可就不得了了,春雪调百虫,来年的收成是要打很大的折扣了。

    往年,蒲塘里人这个时候,总要把宣传队的文娱活动搞起来。有时候在大队部,有时候就在桥口的姜明堂家里。一到宣传队集中,锣鼓钗儿,便全都动起来了。说到锣鼓钗儿,蒲塘里人其实倒不是很服原来做过和尚的夏果臣,蒲塘里人都非常服袁志勇。袁志勇是河西袁洪文家的老三。袁老三不瘸不疤,不瞎不麻,仪表堂堂,而且,他还有一个绝活儿:在蒲塘里,袁志勇的锣鼓钗儿敲得最好!上谱儿,而且,敲得有底气。蒲塘里的文娱,少了唱主角的什么周建华和草兰子当然不行,但少了袁志勇,也肯定寡味。你看那个《打虎上山》,袁志勇先来上几个“才才才,仓仓—才才才—”台子下面,人人喝彩,个个叫好。想当初,周建华演杨子荣,遇到这个锣鼓点子就怯场了,腿子撂不上去,鞭子也扬不起来。这时候,要老演员姜怀玉才行。姜怀玉一个转身,再一个亮相,然后手一抬,眉一扬,大步流星,然后快起来,然后飞,然后大衣拉开,黄色的大衣,拉开后是白色的里子。好家伙,跟电影上的童祥麟没有二样!再接着来一句二黄导板:“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那是真叫绝的了。而袁志勇那一头,锣、鼓、钹钗儿、云板和小糖锣一齐来,在旁边看的人都眼花缭乱了,可是袁志勇的点子一点不乱,跟怀玉配合得天衣无缝,怀玉动作做在点子上,志勇的那一套行头该重的时候重该轻的时候轻,当急则急,该缓则缓,一时台上台下,轰然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你像那个三句半,四个人,第一个人拿锣,第二个人拿钹钗,第三个拿云板,第四个人是个小糖锣,慢慢腾腾的,转一圈打一次,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一点不够劲,袁志勇看都不要看的。有时候,袁志勇也会在文场里跟着老连理拉上一阵子二胡子。二胡子不是袁志勇的长项,但已经相当不错了,差个把配乐的,袁志勇也能顶一顶。袁志勇是个人才。可是,却是个光棍。弟兄多,年纪就耽搁了,一耽搁,就找不到人了。蒲塘里的人个个都替袁志勇可惜。真的,一个多么好的小伙儿,硬是没有丫头子嫁他。袁志勇只有一样不好,烟抽得频,嗓子被呛成公鸭嗓子了,一嚷,三里路远都听到。一听到袁志勇的公鸭嗓子,就晓得他在跟老洪文吵架,你个老洪文对我老三不负责,连老四都能找到丫头子,凭什么不替我找!到了这个时候,袁洪文老头子的嘴就瘪了,袁老三啊,人得讲理,我做老子的心里也着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哪个儿子不肉疼?可是怎么办呢?四个儿子,总得有个把儿子找不上丫头子,要怪就怪这命。家就这么大,哪有钱给四个儿子找上丫头子呢?把我老洪文的骨头卖了,也当不到几个钱。老三啊,是你赶上了这命,还有什么说的呢?

    这一年,蒲塘大队的锣鼓没有响起来,曲子没有唱起来。金学民没有兴趣。金学民没有兴趣,方德麟就不会出这个头说要搞了。再说,周建华没了,唱主角的也没有了,要怀玉上,怀玉说没劲。接着又说,唱戏也要看气候。这兮冷的天,还唱什么戏?女主角草兰子也是死样活气的,人到这份儿上,做什么事都打不起劲的。周建华的死,让全蒲塘里的人都没了劲头,这文娱活动,搞不搞又有多大意思?就算上面任务布置下来,蒲塘里也拿得出个把小节目去应付应付。

    方五四家来时,没有遇上一个人。寂静得不像是进了庄子而是到了荒野里。直到进了西巷口,才看到袁志勇家门半开着,袁志勇在屋里看到门口走过方五四,探出头来,大声对方五四喊道,五四儿,家来过年?

    方五四也大声回答,哎,家来过年!(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