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春 二 (第2/3页)
快速突兀的姜家绣庄,破败的速度也叫人咋舌,如意绣庄一开幕就走姜家绣庄一样的路数,当时几家老字号绣庄的当家们无不等着看笑话,却是没想到,如意绣庄虽与姜家绣庄走一样的路数,却又开发了新的路线。
以往开发新绣样,几乎是两三年才动一回,毕竟绣娘们虽有好手艺,画得了好图样,能构思新图样的却没几个,专业不同嘛!谁成想,如意绣庄会请书院那些钻研丹青一辈子的书画先生绘绣样呢?
把丹青绣成绣屏,不是没人做过,而是运用其上,费工耗时不划算,闺阁姑娘绣功了得,闺中绣它个一两幅,日后好做陪嫁的不少,但绣庄里,从未特意在绘图时,就想好要运用在绣画上。
外人不知晓,其实一开始,广陵书院那些书画先生并不肯拿自己的画作去迁就绣样,当中有不少是杜云寻和范安阳姐弟,一起重新修整过的,杜云寻原本觉得不好,范安阳问他,一幅画作,只能一家收藏,绣成绣屏、炕屏甚至落地屏风,就能让更多人欣赏拥有,而且就算只能拥有整幅画的一小部份,都能让更多人看到画作,指不定能让画者的名声传出去,日后他的画作价值可就更高了!
就算那些先生们不愿意,范安阳自己就能画,不怕。
杜云寻听了觉得有理,他觉得书画院里的先生绘得一手好丹青,可是,他们的名声却不如云渡飞响,画作自然也就比不得云渡飞高,拿著书院一份死薪俸,有时还真不够用。
与绣庄合作,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画作,名气自然就上来,何乐而不为?拿到了实质利益,比说破嘴去说服还有效。
老字号的几家绣庄其实依样画葫芦照做了,只是他们寻找的画家,大多是小有名气的,人家可不屑配合他们,也不乐意把画作拆解开来,因此弄来的图想作成绣画,就得整幅图作原样来做,而且他们不让人绣在什么绣屏、炕屏上头,觉得那样子掉价。
合作的画家不配合,没关系,叫自家绣娘将图样拆开来绣,不想绣娘们不乐读窝,做的好没奖励,做不好还得挨骂,东家又没要为此多给半毛钱,傻子才帮他们做!大伙儿避之唯恐不及,这才让这些东家们盯上了如意绣庄的绣娘。
觉得肯定是她们技术好,才能将画作里的景物拆开来绣,却又不失原来的味道。
却不晓得那是范安阳他们的功劳。
当然范安柏是不会让外人知道这点。
房嬷嬷的甥孙女一手绣技了得,原就想找房嬷嬷帮忙找个差事做的,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被有心人盯上。
“安排她去苏家,那些人不会找她麻烦吧?”
“那几位东家应该不至于傻到去跟苏家作对,本来二夫人是想安排她入府,房嬷嬷也好帮着照应,二老爷却说,四姑奶奶那儿正缺人,让安排去苏家。”
“这又是为何?”范安阳没想到二舅和二舅母也知情了。“他们怎么会知道的?”
墨香道:“贺嫂子去跟房嬷嬷说这事时,正好二夫人听到了,就说房嬷嬷侍候老夫人一辈子,安排她一个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