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夜火(上) (第2/3页)
倒越发清醒了,孟海公的心情越发烦躁起来。
过往地画面栩栩如生一幕一幕地在他脑海浮现。
当初,他起兵反隋,保境安民的前一夜也没有今夜那么紧张啊!那时,他满腔的踌躇壮志,雄心万丈;那时,在他心目,这世上没有他孟海公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他孟海公去做,就一定能成功!而现在呢?面前就是华山一条路,再无后悔退缩地机会,自己反倒没有当初的勇气了?
是的,已经喝了不少酒的孟海公承认,现在地他害怕了,郭孝恪制定的计划并非天衣无缝,事情只要稍有差池,他孟氏一族当再无翻身之地。
当初,济阴城被夏军围困的时候,他之所以选择投降,首先自然是认为本方没有战胜的希望,孤城不可守,在夏军大规模地远程攻击之下,济阴的城防岌岌可危,军的士气下降到了最低点,若是他不投降,大把大把地手下人眼馋他地脑袋,走投无路之下,没有几个人愿意成为别人地殉葬品,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后,孟海公认为自己投降后,多半能获取一官半职,毕竟,曾经也是割据一方的豪杰啊!
然而,当孟海公投降之后,却发现事情和他想象地不同,徐世绩和刘兰成等人无权决定他的去留,更没有权力让他继续领兵,一切都必须得到夏王高畅的任命才行。
夏王高畅的旨意却一直没有传来,不过,自从投降夏军之后,他的部队就被分割开来,打散之后混入夏军的队伍之,而他自己则被软禁在了自己的府邸内,就算是出府,也必须得到徐世绩或者郭孝
令,至于出城更是想都不要想,在他身边,只有十几的亲兵,除此之外,都是夏军军士。
作为一个称霸一方的大人物,过着如此憋闷的生活,这难免让他后悔起当初投降的决定来,早知如此,当初不如战死算了,好男儿,本就该马革裹尸。
当初,孟海公打着瓦岗旗号的时候,曾经和徐世绩,郭孝恪有数面之缘,他被软禁在府的那些日,郭孝恪经常来看望他,陪他喝酒聊天,渐渐地,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后来,郭孝恪向他透露了高畅的决定,日后,他孟海公不可能再领军作战了,他所期盼的济阴郡郡守一职也不可能获得,他只能得到济阴公这样的一个虚衔,食户一百邑,若是他孟海公的理想是做一个富家翁,一个无权无势却能勉强养家糊口的土财主,那么,这将非常符合他的心愿。
只是,他孟海公若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初就不会散尽家财,纠集流民起事了!
纵然心有不甘,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岂能奈之如何?
在和郭孝恪的饮宴之上,孟海公无法掩饰自己的不满,于是,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至少,在孟海公看来,他说的那些话是大逆不道的,若是传到了夏王高畅的耳边,必将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