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北上南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章 北上南下 (第3/3页)

草原上的胡人就会和汉人和睦相处,如同兄弟一般互助互利,狼没有驯化为狗之前,是不会俯首听话的。

    只不过,现在的他和阿史那什钵毕都需要边境的安宁,阿史那什钵毕需要对付西面的他的叔叔阿史那矣利弗,而自己,需要趁突厥内乱,边关不会出现大量胡骑南侵的时机一统原,因此,暂时来说,这个盟约双方都会遵守的,只是,不能完全指望它而已,在北方,还是要防备的,毕竟,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没有人能完全控制一切,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统原,就算自己兵强马壮,占据河北一地,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东都的王世充是个硬骨头,不太好对付,关的李唐更是个强大无比的敌人,综合实力更是在夏国之上,只是,现在被定杨军刘武周拖住了手脚,一时无法东进而已!

    高畅的战略非常简单,他准备趁李唐和定杨军在河东纠缠,一时分不出胜负,无法腾出手东进的情况下,快速攻下东都,铲除王世充。

    他之所以冒着严寒南下,就是为了在开春的时候动手。

    选择在春耕的时候出兵,为的就是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现在的诸侯势力,除了本部禁军亲卫外,采用的都是府兵制,也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王世充的郑军也是如此,并不例外,一般在春耕的时候,诸侯和诸侯之间都不会大规模开战,他们的士兵都在田地里耕种,若是误了农时,那么钱粮的供应就会短缺,不要说支持军队打仗,就连百姓也会陷入饥荒。

    可是,高畅的夏军不是这样,夏军是完全职业化的军队,有军饷,军人的田地官府会组织流民耕种,他们不用担心田地的收成,只需要一心打仗即可,这是夏军的优势,当然,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要养这样的一只军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粮,因此,夏军不可能像唐军,定杨军,郑军等部队那样动不动就是十来万,甚至几十万,河北一地,也只能养这样的军队十万人而已!

    劣势就不说了,高畅选择在开春动手,就是为了发挥本方的优势。

    在春耕的时候出兵,王世充恐怕预料不到,快捷,迅猛,有力,凶狠,只要部队的集结和运动能达到上述几个条件,匆忙之间尚未集结完毕的郑军恐怕就会在夏军的闪电战面前败下阵来,就算一时间无法攻下东都洛阳,春耕被破坏的郑国也就再也翻不了身了,田地没有收成,百姓自然就会逃奔他乡,失去了人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大的战略计划已经制定,具体的战术行动却还未成型,这也是高畅匆匆南下的原因,只是,计划虽然完美,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却未可知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