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东亚战争(一) (第2/3页)
重要的一个通道,所以丹东也变得十分繁华。
即便是在全国而言。也很少能有比丹东更繁华的城市,至少在整个东北。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城市可以与丹东相提并论来着。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丹东这座城市的居民们,肯定想象不到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这座城市居然会因为与日本的贸易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战争…
中国跟日本之间所发生的战争,对这座城市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破坏。
在战火之中,大量的建筑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废墟,同样还有数之不清的百姓也都死于了战火之中。
用了数年的时间。才变得十分繁华的丹东,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次的事情,在次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破坏永远也要比建设容易。
因为在战争结束之后,国社政府硬是用了许久的时间,才总算是清理干净了这个城市的残骸,令这个城市进入了重建的步骤当中。当然,哪怕是现在。也没有人敢说这个城市的一切创伤都已经恢复了,暂且不提那些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切的人们,是否能够真的就那么容易回来…
至少这个城市的一些地方。依旧残留着一些当年战斗时所留下的场景。
同时残存下来的市民们,在回到了城市之后,也在一些地方修建了一些纪念馆。用以纪念这次的战争,当然。还有经验教训――――――那就是用来都不要在自己的敌人面前放松警惕,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自己的敌人就会趁着你放松警惕的机会,突然对你发起攻击,让你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付出极为惨重的损失来…
他们也想要建设一个比原来的丹东更加繁华的城市,只是这种事情却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尽管这个城市,现如今的确是已经有了几分当年的繁华,但是与过去相比却始终还是差了一些。而在城市里面时不时就可以看到的战争残骸,甚至是一些英烈的纪念碑,更是叙述着数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战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里的百姓的想法,在过去,这里的百姓虽然并不是很喜欢日本人。但是看在有钱赚的份上,他们到也不会斤斤计较。
毕竟做买卖吗,和气生财,既然短时间内彼此还没有什么深仇大愿,那么为了钱,他们也愿意与日本人进行一些接触。
但是这一次…
这一次,在战争当中死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只是士兵而已,甚至就连平民百姓也包含在了其中。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死在了自己的身边,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一来,能够继续接纳日本人的,实在是太少了。在丹东甚至出现了拒绝与日本人做生意的商人。
尽管这类人在丹东的数量并不算是多数的,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事情,也同样影响了丹东的恢复…
不过对此丹东人却没怎么在意,毕竟他们实在是很难忘记不久前曾经发生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得知政府很有可能会因为之前在日本地震后发生的事情,而与日本宣战之后。这座城市的人民,虽然不敢说是所有人都支持政府的决定,但是至少绝大部分是如此的。
“终于可以好好的教训一下小鬼子了…”
“是啊,正好可以报一下上次的仇恨。”
丹东市的街头上,到处都是抱着这样的情绪的市民,许多人甚至还在报摊附近一边拿着报纸,一边讨论着最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没办法,战争只是刚刚结束不久的事情,对于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说,这实在是一件特别令他们难忘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他们实在是难以忘记这次的事情。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之后,依然可以有着非常宽旷的心胸的――――――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
自然。作为这个城市的居民,他们也会很自然的知道许多的消息。比如说…
“最近你们看到了吗,机场那边有很多的军机呢…”
“我也看到了。而且我还看到有很多的卡车运着炸弹之类的到机场去,还有油料,我听亲戚家的人说了,据说这些都是为了打仗准备的,看来这次的仗恐怕是真的要打了…”
“是啊,我也看到了,今天早晨还有一趟进去了呢,我数了一下,怕是有三四十辆那么多…”
这些人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到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如今的丹东不但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与朝鲜的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最前线的军事城市之一。
尤其是在与日本爆发了一场战争之后,这里更是戒备森严,常年都有大量的军队驻守,随时准备投入到作战当中。
当然,因为朝鲜战争之后,中日关系的缓和,再加上日本也的确是被打怕了。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迅速和解。这也导致了丹东这边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但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丹东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上次的空袭,铺天盖地的军机飞入朝鲜境内,还有从朝鲜境内隐隐能够传来的爆炸声。这些都令这座城市的人清楚的明白,战争距离他们的确是不远了。
当然,随后谈判的事情。到是令人们觉得其实也不是没有和平的机会――――――只要日本人愿意磕头认错。
而随后西园寺内阁的态度,也似乎是让整个事情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可谁知道,那边才表态没多久。居然就发生了政变。原来与中国关系还算不错的内阁被推翻了,紧跟着上台的居然是一向强硬,而且经常在朝鲜挑衅的军人政权
到了这个地步,恐怕已经没有人会觉得和平还有希望了。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到是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中国会输。毕竟自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与朝鲜所发生的战争,几乎每次都是以全胜告终,即便是朝鲜战争期间曾经发生了那么一点小差错,但是最后也是以胜利的姿态赢得了整场战争。
这次,他们相信也一样会如此。
尤其是丹东这座城市的居民,因为几年前的战争,对日本的仇恨要超过其他地方的居民许多。所以对这次战争的支持程度更是高的无法想象,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跑到附近的机场去或者是军营去。
自然,军队的士兵肯定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所以丹东的士兵也是一样,各地的都有――――――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口音的问题。
与后世的普通话普及不同,这个时代的方言几乎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方言,而且口音非常的重。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应该是一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但是说实在的,在交流起来的时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些。
不管怎么说,即便士兵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同样会有一些当地人被招募。
尤其是机场一类的地方,更是需要有一些当地的杂务人员。
而就是这些人,将机场的一些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亲人――――――这到是不奇怪,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嘴巴闭的严严实实的。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战争状态,令许多人都兴奋了起来。
并且人们深信,这将会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因为中国是绝对不会再给日本第二次发起战争的机会的。
――――――――――――――――――――――――
东北,曾经可以说是中国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满清王朝并不允许汉民族进入东北这个满清的‘龙兴之地’居住。于是很自然的,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处于非常稀少的状态之中。
当然,随后因为日俄的关系,满清对东北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弱。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开始有条件的向东北开放。于是一些在内地居住不下来的百姓也就逐渐的开始向着东北地区移民。渐渐的,人口也就变得多了起来。
只是跟内地的一些省份相比。东北依旧是处于人烟稀少的状态。
同样,尽管东北可以说是中国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之一。但是因为缺少人口的关系,这里也常年得不到妥善的开发。最终在原来的历史当中,东北成为了日俄争夺的一个地区,并沦落于日本之手。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来的历史当中,即便是到了1925年,东北的人口全部相加也不过才两千多万而已。其中辽宁大概占据了一千四百多万,吉林大概在七百六十多万,黑龙江则是三百四十多万。
辽宁的人口会这么多并不奇怪。因为整个辽宁可以说是东北三省当中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省份。
夏季的时候,固然炎热,但是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南方相比的。
但是冬季的时候,至少也不会像吉林或者是黑龙江一样的寒冷,尤其是漠河镇那种逆天的存在――――――当然,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来讲,漠河镇肯定不会再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了。而是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和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雅库茨克。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公里。属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管辖。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造成其气候极度严寒。和上扬斯克并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1926年1月26日,人们在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地区测得过-71.2c的极低气温,奥伊米亚康因此获得北半球‘冷极’称号。
这么冷的一个地方。之所以还会成为一个城市,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