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战 (第2/3页)

除非是炮弹直接落进战壕里面,不然的话很难伤到里面的士兵。

    国社军与北洋之间的炮战大概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双方都觉得没有必要打下去为止。

    “司令,对面的炮兵已经停下来了…”指挥部内,发现对面炮火已经停息后,付修明的副官上前两步凑在他的耳边轻声道。

    “啊,我看到了…”根本不需要看,只需要用听的就可以了,己方阵地上的爆炸及地面的震动忽然之间没了,这种情况怕是很难被忽略掉,所以付修明很快就注意到了这点。“传令下去,让大家小心,对面怕是要发起进攻了…”

    “是!”点点头,副官很快就跑了下去。

    只是让付修明他们出乎意料的是,炮击结束后,北洋军却并没有要发起攻势的意思,就好象他们的任务只是和国社军打一场炮战一样。这种情况让付修明等人有些难以理解。

    至于北洋那边,对此到是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谁都知道国社军的机枪多,3000多挺机枪,真要是一起开火,怕是片刻的功夫就能让这十多万的北洋军损失殆尽。

    和欧洲那边不同。国这边的战术还是比较灵活的――――――当然。这也和国情有关,欧洲那边一场大型战役,动辄就是几百上千门火炮。比如说索姆河战役的时候协约国就动用了2189门火炮和1160门迫击炮,而且许多都是大口径火炮,比如说或是的大口径重炮,就连榴弹炮这种在国只有国社军有的‘大’口径重炮,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也只能算是标配而已,等到了一战最激烈的时候在欧洲战场上甚至还有口径3、的怪物出没。不过话说回来,那个时候人家也动用了八十多个师,算上对面的德国人便是一百多个师…

    (索姆河战役之初,英法动用了24个师。其英国13个,法国11个,等到战役最后时期,英法动用了86个师,其英国动用了54个,法国动用了32个。这和民国时期动用几个师的兵力就算大型战役完全不一样,不过人家好歹也是工业化国家,所以到也平常,只不过因为机枪的关系,弄得当时的阵地战太过残酷了些而已。咳,这个而已似乎有些不恰当。)

    如果冯国璋的手里有两千多门火炮,他肯定会把对面的国社军阵地用炮火先犁一遍,就好象最勤劳的农夫在犁自己的田地一样,可惜他没有。

    这次北洋出动的部队,把张勋的辫军排除在外,剩下的八个师每个师都有一个满编的炮兵团,这和许多地方连个炮兵连都没有相比完全不同。

    八个师,每个师54门火炮也就意味着三百七十八门火炮。

    与之相比,国社军这边则是三百十门。

    三百七十八加上三百十也就是七百多门火炮,这么多火炮凑在一起在欧洲也称得上是一场大战役了,当然,首先你给先有意无视掉这些火炮里绝大部分都是75mm的轻炮这个事实,尤其是北洋那边基本上都是这个口径的――――――上百万人,几千门火炮聚集在一起的战役,也只会出现在一战二战这种世界级的战阵上,所以先排除在外了。

    而冯国璋手里有三百多门,近四百门火炮,也使得他一次能动用的火炮数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多。问题是这些火炮的口径只有75mm而已,对较为坚固的工事除非直接命不然基本没用。

    也就是说,除非他手下的炮兵都是所谓的神炮手,每次都能准确命目标,不然的话他也只能迫于形势,‘灵活’的改变一下战术。

    ――――――――――――――――――――

    直接让人往前冲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基本上等于是在谋杀。

    用手里的三百多近四百门炮去轰也不行,以他对75mm炮威力的了解,除非他手下的炮兵都是所谓的神炮手,不然就算他把北洋的弹药库存全部轰完,怕也拿工事里躲藏的机枪手没什么办法。

    那么接下来也只能像先前讨论过的一样,等到天黑再说。

    只要等到天黑,那么在视野降低到最低点的情况下,国社军的机枪威力将会至少降低一半,北洋也就可以借此机会发挥自身的实力。

    “可惜啊,如果炮兵的那三百多门炮全都是的重炮,我也就不用这么畏首畏尾的了…”见对面的炮兵也已经歇息了下来,冯国璋叹了口气道。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话究竟有多异想天开,三百多门口径的重炮?不要说这么多的数量,但是这个口径的野战炮,国内就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拥有,你想找的话恐怕也只能去青岛要塞一类的地方找找…

    甚至就连隔着一座海的邻国日本,全国有没有这么多的重炮都很难说。

    “现在就等天黑,然后看看夜战的效果如何,如果夜战也没有效的话…”凑到冯国璋的身边,靳云鹏轻声开口道。

    听到靳云鹏这么说,冯国璋微微皱眉。没有多说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