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16 【就在这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216 【就在这里】 (第2/3页)

规模拍摄。

    万小虎为了营造自然的拍摄风格,要求摄影师先拍手持跟拍的镜头,也就是有些微微晃动的镜头。

    刚开始时拍出来的画面惨不忍睹。因为前后左右都是人,摄影师看不到方向,也抗不稳摄像机。

    万小虎拿着大喇叭,站在十字街口的左边,不时的喊话:“a组a组。把你们的人带走,不要围着摇臂!”

    “b组,b组的组长是哪个,把你们的路线重新安排一下,走的乱七八糟!”

    “g组的人呢,到你们了!”

    “摄影组,把8米的摇臂推走,换上12米的摇臂!”

    吵吵闹闹,拍拍停停了十几次,才安排好线路,从晚八点开拍,到了晚上十一点半,才拍完了这组镜头。第二天,再次补拍了几组大摇臂的俯瞰镜头,才算结束。

    当晚在小饭店里,万小虎和几个副导演喝着小酒,感慨:“两天的戏,忙了将近四五个月,花了马上都上千万了,拍了才两天就结束!啧啧,都是钱啊!”

    “一分钱一分货,这样的大场面才能震撼到观众。”

    “说实话,我们这部戏,跟一般的抗战片不一样,没打仗的戏。又要拍出大片的感觉,只能在细节场面上下功夫了,昨晚我站在楼顶上调度的时候,怪求,那个场面,不得不说,牛比!”刘洋说。

    万小虎点头,有点卖弄的说教:“其实这部电影的格局还是小了点,骨架也细了一点。你要拍这种主旋律,起码要把架子立起来,现在剧情立不住架子,就只能在细节上下功夫。我为什么要航拍裘庄,按理说你把审讯放在地牢里也说得过去,我为什么要安排双十节,按理说一笔带过就可以了。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强化这部戏的格局。”

    见几位副导演听的认真,万小虎继续好为人师的卖弄:“本身来说,谍战就是很细微的镜头,它走的是内心戏,没有硬刀硬枪的场面。但是内心戏有一点好,它可以升华电影的立意,你再加上一些大时代的背景,一下子就把电影的品味拉上去了。这个电影的架子它就有了。”

    “我之前拍电影合作的几位副导演,现在基本上都走上导演的岗位了。我就经常跟他们说,电影是讲故事,导演的水平就是讲故事的水平。故事太直白就要切碎了讲,故事太琐碎就要跳着讲,故事太硬了你得把镜头软化,故事太软了你要用场面撑架子。同一个故事,好的导演可以拍出经典,差的导演只能排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喝喝酒聊聊天,外景戏全部结束。

    时间5月12号,剧组所有人进驻滨城摄影棚,开始最后也是最长最大的裘庄内景戏。这里的戏份,早已经排练多时,估计一个月时间能够拍完,也就是说,在6月中旬就可以杀青了。

    ……

    《杨澜访谈录》在第二周又播放了《万小虎眼中的电影(下)》,从《风声》到《电锯惊魂》,简单的宣传了一下,随后就是聊人生理想,聊日常,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