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七章 魙 (第3/3页)

,至于赵雪娥却是根本没有注意他们的话语,而是穿插在那些命魂中,似乎在与它们作着交流。

    见状,严枫便是打岔道:“老师,说说那个魙!”

    “给你那本古籍上有记载,自己翻去!”云老没好气地道。

    “别啊,老师!那册古籍全是文言文,看起来太过费劲,再说万一我理解错了个中含义,那该如何是好呀!您老就说说呗!”严枫央求道。

    也许是严枫所言在理,也许是受不来这个弟子的这般软磨硬泡,云老微微思索后,说了开去。

    “记得最后一只出现的魙已是将近一个甲子前的事了!”云老稍稍叹了口气,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大饥荒的年代。

    总的来说,这魙的形成分为两种。

    一是出于天灾或战乱而导致的饥荒,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同类为食,这种现象史书上常有记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发生,白居易的诗中更是有所提及: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有的朝代在灾年或灾区,人肉还会公开在集□上出售。例如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江淮之间民众相食,一斗米要数十千钱,人肉的价钱比猪肉还便宜。一个少壮男子的尸体不过十五千(不如一斗米贵)。

    清同治三、四年间,皖南到处人吃人,人肉开始卖到三十文一斤,后来涨价到一百二十文一斤,同时,江苏句容、溧阳、溧水等处卖到八十文一斤。这种现象当然是违背人性的,但在那种每个人都面临著饿死威胁的情况下,靠吃人肉来活命还能够使后人理解。

    在那个年代,魙的形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二是属于残忍的吃人行为,有的出于内心深处对于人肉的变态渴望,例如日本人的佐川一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查一下,对于这个人我不想多提;有的以吃人来炫耀自身的残暴;有的则是吃掉敌人以此来发泄心头的怨恨;还有的却是在战争中由于粮食不足而以人肉为食,虽看似是迫于无奈之举,但却仍无法掩饰他们内心深处的那分对人肉渴望的变态心理,例如隋末的朱粲。

    当时襄阳、邓州一带大灾荒,白米万钱一斛还买不到,百姓相食成风。

    朱粲乘乱起兵,常捕捉民间幼儿蒸熟吃肉。

    他曾对军中将士说:“世上最美的食物,还能有超过人肉了,只要国中有人,我就不用担心没有军粮。”

    于是下令,让部下捕获妇女和儿童,蒸熟分配给士兵当饭。

    每攻下一座城镇,朱粲就传命把弱小的男女分给各部,需要时便杀着吃。

    后来朱粲降唐,高祖李渊派部将段确接受投降并劳军,宴席间,段确饭饱酒醉之时,对朱粲开玩笑说:“听说你爱吃人肉,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啊?”

    朱粲反唇相讥,说:“如果是刚喝过酒的人,他的肉就像糟藏猪肉一样。”

    段确大怒,骂道:“你这狂贼,既然已入我唐朝,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还敢吃人吗?”

    朱粲亦大怒,就下令将段确杀死,烹食其肉。

    云老说到此处,话音一转,接着道:“其实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而食人,在他们的体内皆是会积累死气,直至死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是成了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