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全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全套 (第3/3页)

池应用中,手机占用了49%的比例。而笔记本/平板电脑则超过了30%,另外mp3、mp4、数码相机等系列的电子产品,占据了其余部分。

    在中低端市场领域,华夏处于绝对霸主地位。拥有国内企业众多、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棒子和倭国无法抗衡。

    但是在高端领域,则是欧美、倭国和棒子的天下。

    比如三星、索尼、三洋电机、通用电气、a123、gm、fisker等公司,他们多采用液体电解质金属封装形式,为螺旋式结构,正极材料多用钴酸锂和锰酸锂,负极材料多用石墨或固体碳粒。

    有意思的是,占据电池生产成本12%左右的电解液,其主要原材料成分是六氟磷酸锂。

    可目前华夏国内居然对这种纯度高、游离酸与水分低的东西,没法生产制造,光是一个极易吸潮分解的问题,就让生产制备难度很大, 报告分析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毛利率超过了七成,而且都被倭国的企业给垄断。

    而在电池中,另一个极具价值的便是隔膜,占据电池成本的三成。

    隔膜,简单说来就是一层多孔的塑料薄膜。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及壳体组成,而作为核心的隔膜不仅用来隔离正、负极并使电池内的电子不能自由穿过,还要保证电解质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间自由通过,因为锂离子传导能力将决定电池的整体性能。

    而且正因为隔膜隔离正负极的作用,可让电池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能限制电流的升高,防止电池短路引起爆炸,从而对电池使用者和设备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所以毫无疑问,隔膜是最有技术含量,也必然是最有附加值的,但高性能隔膜却一直依赖于进口。

    如此一来,高性能的电池所需的电解液贵,隔膜更贵,进一步造成了国内高端电池领域的厂家寥寥乏数,因为高昂的成本决定了离谱的价格,没有消费自然就没有销路。

    可现在发生了什么事?

    创科能源,华夏众多电池企业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厂商,居然不用进口的电解液和隔膜,居然制造出了媲美高性能电池的新型电池。

    传统的工艺为何能有如此魔力?答案归结于创科能源所用的电解液,经或明或暗的各方机构研究表明,的的确确是电解液太强大。

    没用进口的隔膜都已经具备抗衡进口高性能电池的地步,可以想象,要是用上了进口的pp/pe/pp三层复合膜,那岂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锂电池也顷刻弱爆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暴赚的商业契机,而这份报告则是叶铭飞赴日本的主因。

    “看完了?”

    叶铭笑眯眯的凑近武锋一旁,讪笑道:“锋哥,给你这份报告,不用再让我还钱了吧?”

    武锋收起报告,笑哈哈的回答道:“我觉得再补给你四百好了,刚好一次全套!”

    “你!”

    叶铭一脸鄙夷,怒气跃然于脸上,可转眼间就换成了笑容。

    “那我还是自己打电话吧,不劳烦锋哥费力!”

    两分钟后,武锋下楼离开,叶铭的房间里响起了电话对话声。

    “喂,美女,我现在就要一个极品大全套……”(未完待续。。)

    ps:  ps:临时有事回家,周六周日只能定时十点单更,十分抱歉,感谢订阅的几十个兄弟不离不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