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鬼镇第一夜(一) (第2/3页)
打开。这时天边的火烧云都已经褪去,小镇笼罩在一片黑暗来临前的青灰色中,云很厚似有雨欲落未落,沉重而压抑。
推开道观的木质大门,吱呀作响,门楣上的灰尘直往下落。走在最前面的李殊文被呛的咳嗽两声,捂住面孔。
道观内实在不是有人住的样子,积满厚厚的灰尘,踩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墙脚桌脚结满蜘蛛网,一只绿眼大老鼠一点不怕人,从寂灵脚边蹿过。墙上挂的几幅山水画也是被蒙了一层灰,桌上有一套天青釉茶具,摆放的样子像极两个正在对饮的人突然离去,拿起来看,小杯盏中半杯灰沙。
正在看时,木质结构的天花板上吱呀作响。脚步声?!
待三人冲将上去,狼眼一顿扫视,却居然什么也没有。二楼空空荡荡,朝东方向一张长桌,供奉着一些牌位和法器,下面是一排排的蒲垫。看来这是原来道观中人打坐修行的地方。可是,空荡荡无隔间,刚才发出声音的是什么。
有一瞬三个人都愣住了,李殊文拿狼眼往去三楼的阶梯扫去道:“只剩下三楼了。”正说着,那脚步声又在楼上短暂突兀的响起,分不清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像是在空气中突然出现个人,走了两步之后又突然消失。
三人小心翼翼的摸上楼,打起十二分精神,却扑了一场空。任她们怎么想,也没料到,三楼放的只有一具独板黄花梨棺材。发现这一点,李殊文惊叹道:“想不到这小地方有这种大福贵之人?”
袁惜东拍拍西摸摸问:“很值钱么?”
李殊文在找有没有铭文记号之类,回答她说:“就单单这幅棺材现在的价格几千万吧,而且这还不只是钱的问题。”
这具棺材长有两米多,宽也一米左右,独板钉造。清朝之后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清朝有明文规定,各地发现黄花梨,可以不经批准动用国库的资金收买下来,供皇家使用。
当时能保留海南檀木质这样大小的降香黄檀,不但要有钱还要有权。黄花梨盛行于明晚清初,这棺材内或者是明朝大福人家,或者是清朝大贵人家,只是这样的人家怎么会把棺材单独放在这样一个偏僻小镇的道观内呢。
寂灵问:“会不会是个为皇家所用的道士?”
李殊文摇头,天葬林葬野葬等等后来一般都为佛教徒所用,而道教大致分两种,一种奉行尘归尘土归土,一把枯骨是一定要落黄土的,哪怕是没有棺木的情况下。或者修仙派讲究的是不落地,高悬而葬,比如悬棺,也称崖棺。这不高不低的算是怎么一回事。
寂灵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这家伙是身在道教心在佛,丫是宗教界的蒲志高,道教界的犹大啊。”
李殊文继续摇头,还指出很多在棺材各面发现的文字和图形符咒给寂灵看。
袁惜耐不住,把棺材板拍拍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是个空棺材。”
李殊文拨开她的手说:“道观外有驱邪圈,棺材上刻满驱邪咒,搞不好就是为了阻止什么东西从这里出去,万一点背开出个旱魃,我们就提早去见太上老君了!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