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0、扬州八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10、扬州八怪 (第2/3页)

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而断代,论其花鸟画风,还可分为三个时期。

    50岁以前朱耷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

    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

    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

    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

    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

    而察觉到这些差异,安俊山和段寿海果不其然发现了不太吻合的地方,这花鸟绘图明显是八大山人中期的一些风格。

    形象有些夸张,画笔比较奇骏。

    结合时代,而器物的绵薄之气,器皿的手感,整体上跟八大山人时期的瓷器浑然有了丝微微的差距。

    这种差之毫厘的鉴赏,全在大师们的眼和手中,有的时候真心说不出来具体器物上太大的差别。

    这也才是一个大师所以称为大师的关键。

    不过,问题随之产生了。

    说这不是八大山人的作品,但为何他对于八大山人的作品拿捏的如此精准,像是出自原作者,方使得大师一念疏忽。

    安俊山和段寿海也在思考,到底是谁完成了这幅作品。

    根据年代的断代,这位应当是据八大山人百年之后的人物了,又是谁师承八大山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