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提前出线 (第2/3页)
2年没有小组出线,就是从1958年开始算起,当然他说的是香港二队,还没有提当时的中国队就是香港一队。
“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到1934年共计举办了十届,在第七届到第十届的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中,以香港和上海两地足球运动员为主力的中国队在李惠堂的带领下,蝉联四届冠军,当时的李惠堂和霍元甲一样,都是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这个侮辱性称谓的民族英雄……”张俊顺带着向收看直播的球迷普及着中国足球历史,和中国大陆硬生生的扯出蹴鞠和现代足球攀亲戚不同,张俊讲的是现代足球的历史。
现代足球,既不是蹴鞠,也和那个胡编乱造的《京都球侠》扯不上关系,中国现代足球的历史起点上,香港的亚洲球王李惠堂才是奠基人。
不仅有远东奥运会和亚运会的传奇,李惠堂和他的香港队还曾经参加过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由于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的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他们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商业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
60多天时间的旅途,进行了27场比赛,以23胜4平的成绩风尘仆仆来到柏林。当时的奥运会还没有小组赛,都是淘汰赛,中国队首轮0:2输给英国国奥队即遭淘汰……
也许是认为这段历史丢人,也许是认为这些跟中国足协扯不上关系,总而言之,这些历史上中国现代足球的足迹和烙印,广大的中国球迷几乎一无所知!蹴鞠,然后就特么职业化了,一夜进入社会主义。
这段历史陈灼是到了香港队之后才第一次了解到的,当他听到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居然中国足球队还有这么一群人,为了90分钟的亮相而自费辗转了60多天的时候,陈灼没有为那个0:2的比分感觉丢人,而是为了他们的这个举动有一种悲怆的崇敬!
当时的那些先辈,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告诉世界,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他们为中国的尊严付出着超越生命的努力!虽然那时候中国很穷很落后,但是那个时候中国人是有信仰和精神的,后来……
(三)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打断了张俊的解说,欧阳耀冲痛苦地倒在地上。陈灼做出担架进场的手势。
欧阳耀冲看起来伤的不轻,他是在防守对方后腰叶帕罗夫时候受的伤,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压的很靠前,后腰叶帕罗夫都已经过了半场。
双方担架进场,刚才的这个冲撞,双方球员都受了伤。
刚刚过去的十分钟左右时间,乌兹别克斯坦的战术就是往两个边路底线区域大脚长传,由球员在底线向禁区内传中找沙茨基赫,纳西莫夫在沙茨基赫身后充当影锋,等待争抢第二落点。两个后腰则压过中场。准备争取香港队解围的球发动二次进攻。
这种进攻战术在香港队三后卫双后腰的防守体系下,成功效率并不高,但是边路的往返扯动和后腰的外围压上,对两个边前卫和前腰的防守压力比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