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节 新媒体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0节 新媒体时代 (第2/3页)

帮我做了个新媒体计划,香港专访还是你的,然后中文weibo的回复你帮我一起做,请你一起加入我的新媒体计划操作团队,好了好了,没抛弃你。”陈灼解释道。

    “嗯,这还差不多,我说呢,总不能把我支出来给你打前站,然后不给我新闻!不过,那个西尔莎是谁啊,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勾搭上的!”金筱萌很不友好的问着。

    陈灼被金筱萌呛的半天没回过神,半晌,说道:“我说,金大记者,好像你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记者采访范围了吧……”

    “行行行,总之我现在就去酒店等你,你可以啊!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金筱萌气哼哼的说着,把电话挂掉了。

    战胜巴里队之后,金筱萌就到德国来了,主要帮陈灼和巴乔继续跟慕尼黑1860的波比伍德做最后的努力,已经帮港足总这边接触林智健的父母,还有采访加森在汉堡的亲人。

    筱筱在准备一篇关于香港归化球员的专辑,陈灼、加森、谢嘉强、林智健、容阿平以及波比伍德,不管最终有没有成功,金筱萌这边会出一个连载专栏,向香港球迷深度解析这些球员从接到邀请到最终成行的心路历程,在亚运前期先通过报纸和杂志连载,然后再做成电视专题片,这个专辑绝对独家。

    这个专辑也是港足总公关部的一个规划,筱筱作为独家抢鲜报道的记者。也会借助着这个系列报道一举成为这些香港海外球员的最权威的记者的!

    但如果由于这个事情丢掉了独家采访陈灼的特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对于陈灼今天突然宣布的“新闻助理”,筱筱本能地有着防备心理。

    (四)

    自媒体是柄双刃剑,可以把人捧上天也可以让人踩下地,就看怎么运作这件事。

    facebook和twitter中国大陆是不开放端口的,在中国大陆,自媒体就是weibo,“兴浪”、“馊糊”和“童心”三家最大的运营平台争抢着蛋糕。

    看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定位了,最大的“兴浪”显然是一众人等兴风作浪的基地。“馊糊”。又馊又糊肯定是剩饭剩菜,规模和前者没法比,“童心”则是依托着自己庞大的“扣扣”平台,以诸多好友自娱自乐为主。保存童心。偶尔蹦出来个骗子骗财骗色。被骗者无比“痛心”。

    陈灼的weibo自然是首选“兴浪”,并且在“馊糊”、“童心”也都做了保护性注册和维护,全都是实名制后面有个黄色的“v”。放的是陈灼在欧联杯颁奖仪式上从默克尔手里接过奖杯后合影的照片,这是西尔莎选的,在facebook、twitter用的都是这个照片,用西尔莎的话,这个世界上认识默克尔的人肯定比认识陈灼的人多,在这里做的不是足球,是人气。

    三大社交平台其实早在上半年斯潘维茨公司就帮陈灼注册并且进行维护,而且粉丝数量还可以,但是这些在西尔莎的眼里,都太差了,用她的点评,斯潘维茨公司是在用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来做新媒体。

    在陈灼的提议下,雷奥妮代表斯潘维茨公司采纳了陈灼的建议,把三大运营平台当成一个“项目”而不仅仅是运营工具,具体方案由西尔莎规划设计,注册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运营公司,由斯潘维茨公司和陈灼在香港注册的投资公司联合投资,项目公司的收益在扣除团队佣金之后按照投资比例分配。

    “具体怎么运作,我是真不清楚,所以说让你去找西尔莎聊聊,她是佛罗伦萨大学政治法学系的,看问题的方式跟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我的建议是,筱筱,你以个人名义加入我这个团队,因为这和你的本职非但没有冲突,而且会有互补……”陈灼只能简单向筱筱进行解释。

    “政治法学系?哦……关于你的官司里那些阴谋论的东西,都是她说的吧,看起来现在这个女人对你影响很深哪!”筱筱阴阳怪气地说着。

    (五)

    “啊!我要这么着回答这个问题吗?合适吗?”陈灼诧异地问道。

    团队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