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赶海战术 (第3/3页)
上半场还没有结束,就有高手制作出了“赶海战术”的动画,在动画里,陈灼是堤坝上的一座灯塔……
(四)
马科罗西和哈尔贾无论技术能力、体能还是经验上,都和帕尔马的那些老枪们不相上下,一般情况下的反击只要从中路过,他们两个配合下基本上就解决了,基本上他们两个人中马科罗西贴身逼住使对方失去平衡,哈尔贾趁机下脚扫荡,帕尔马的中路进攻就被破坏掉了。
走中路的帕尔马球员中,比较难对付的克雷斯波和“原子蚂蚁”乔文科,这种情况下,马科罗西和哈尔贾的应对,是一左一右完成“关门”,造成克雷斯波或者乔文科人球分离,后面的工作,有陈灼呢!
上半场陈灼被加斯佩里尼安排以后场防守为主,偶尔助攻时候尽量不要过中场,只需要将球传给“攻击波浪”上的任何一点就可以了,这种安排下,陈灼充分发挥了自己视野开阔和脚法精准的特点,几乎每一次由陈灼策动的进攻,都要让帕尔马主场看台上的球迷们惊出一身冷汗。
“攻击波浪”与“防潮大堤”之间的距离,是这套战术中最为精妙的部分,也就是中轴线前点范尼和后点陈灼之间的距离,加斯佩里尼在场边看着形势不断打手势吹口哨,指挥球员们压缩或拉开的,也是“距离”这么个东西。
比赛开始的时候,陈灼前面10米是双后腰马科罗西和哈尔贾,再前面10米就是范尼,这是三条线之间的距离。
大约第二个15分钟开始之后,马科罗西和哈尔贾和陈灼的距离依然保持在10米,左右路的克里希托和拉菲尼亚,也在这条线上。但是他们两个的前面10米已经变成了横向抢断堵截前场反抢积极的加森和祖库里尼,而中锋范尼往前推进了10米变成了单箭头,整个阵型变成了3-4-2-1。
到第三个15分钟开始,在场边加斯佩里尼的指挥下,热|那|亚|依然是四条线,但是双后腰马科罗西和哈尔贾已经从平行站位改成了前后站位,马科罗西在后哈尔贾在前,他们两个之间的距离拉开了5米左右,边路克里希托和拉菲尼亚的位置也相应提到与前面的加森和祖库尼奇平齐,热|那|亚|的阵型看上去像是3-2-4-1,“攻击波浪”与“防潮大堤”逐渐拉开了距离,陈灼和范尼之间的距离也拉大到了35米左右。
上半场最后15分钟的时间里,热|那|亚|队很明显的加快了节奏,双后腰马科罗西和哈尔贾的前后站位距离已经拉大到了10米,三名后卫在陈灼的指挥下开始轮番往前面跑动,帮助马科罗西和哈尔贾进行防御。
在这个15分钟里,热|那|亚|两名边路球员克里希托和拉菲尼亚的活动范围也变成了“边路通吃”,充分发挥了他们两个体能充沛和控制范围广的优势。此时的热|那|亚|队纵向层级更像有五条线,随着克里希托和拉菲尼亚的跑动,热|那|亚|的阵型在“3-3-1-2-1”、“3-1-3-2-1”、“3-1-1-4-1”之间变化着,克里希托和拉菲尼亚像是“潮起潮落”,而横向交叉的加森和祖库里尼,则更像是横向在做“冲浪运动”。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帕尔马的这帮老枪们甚至没有让热|那|亚|在自己半场35米范围内制造一个直接任意球!就是角球双方也都是寥寥无几,帕尔马队克雷斯波、乔文科各自通过突破下底创造了一个角球,热|那|亚|队的“攻击波浪”轮番冲击,也只是比帕尔马队多了一个点球而已。
上半场45分钟时间里,双方都没有能够攻破对方的球门,但是很显然热|那|亚|的战术套路打的更加成功,中场休息的哨声响起的时候,“赶海人”加斯佩里尼看上起比较满意。(未完待续。。)